老电影《祝福》拍摄记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1:09 2

摘要:1955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夏衍仅花10天时间就完成了《祝福》的剧本改编,交上影厂组织拍摄。夏衍在改编中力求保存原作风格,同时做了一些通俗化工作,让观众易于接受。剧本经多次修改,结合了上海和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的意见,以及许广平的建议等,最终定稿。

老电影《祝福》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于1956年上映,由桑弧执导,白杨、魏鹤龄等主演 。

1955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夏衍仅花10天时间就完成了《祝福》的剧本改编,交上影厂组织拍摄。夏衍在改编中力求保存原作风格,同时做了一些通俗化工作,让观众易于接受。剧本经多次修改,结合了上海和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的意见,以及许广平的建议等,最终定稿。

原本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筹备拍摄,桑弧担任导演,白杨、魏鹤龄分别饰演祥林嫂和贺老六。后根据“全国一盘棋”的安排,影片改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桑弧等主创人员北上,加入北影厂摄制组。

1956年4月影片开机,摄制组原计划在绍兴拍摄,但因当年江南梅雨季特别长,拍摄受阻。为赶在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拍摄,摄制组决定到北京拍摄,并在京郊搭置“鲁镇”外景,约十分之九的镜头是在北京完成的,如祥林嫂在河埠洗衣服、遭抢亲等镜头是在玉泉山附近拍摄的。

当时拍彩色电影是全新的挑战,摄影、照明、化妆、道具等都遇到新问题。北影厂此前派往苏联学习彩色电影摄制的技术骨干回国后参与其中,洗印技师结合留苏实习经验,精心把控东德进口爱克发日光型彩色底片的色调及色彩还原,最终呈现出华丽流畅的制作风格。

影片中祥林嫂到土地庙“砍门槛”这一情节是增添的,曾有评论家认为其“违背人物性格发展规律”。桑弧在导演阐述中强调,祥林嫂这一行为体现了她精神状态中的疑惑和愤慨,并非单纯的穷苦潦倒。这场关于电影改编的探讨,为“忠于原著”和编导再创作之间的弹性提供了范例。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