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凭什么她站C位?”——几个月前,一场关于辛芷蕾与刘亦菲封面站位的争议曾引爆热搜。如今,同样的辛芷蕾手握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杯,以“中国演员”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当聚光灯从娱乐圈的虚名转向作品的重量,我们不得不问:演员的底气,究竟来自位置,还是实力?
“凭什么她站C位?”——几个月前,一场关于辛芷蕾与刘亦菲封面站位的争议曾引爆热搜。如今,同样的辛芷蕾手握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杯,以“中国演员”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当聚光灯从娱乐圈的虚名转向作品的重量,我们不得不问:演员的底气,究竟来自位置,还是实力?
今年初,某时尚杂志封面因辛芷蕾与刘亦菲的站位问题引发粉丝互撕。有网友嘲讽:“咖位不够,硬凑C位。”然而,短短数月后,辛芷蕾用一座国际A类电影节的奖杯给出了回应。
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评价她的表演“充满力量与细腻的层次感,令人过目难忘”。这与国内舆论场中“靠话题博眼球”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对比。有网友调侃:“当初骂她抢站位的人,现在是不是该道歉了?”
二、演员的底气:作品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辛芷蕾的获奖并非偶然。回顾她的演艺生涯,从《绣春刀Ⅱ》中的冷艳刺客到《繁花》中坚韧的李李,她始终在角色中磨砺演技。纪录片《演员》中老艺术家们曾说:“戏是熬出来的。”辛芷蕾正是如此——没有一夜爆红的神话,只有十余年的默默沉淀。
网友@影评老炮 直言:“内娱整天争番位、抢热搜,但国际电影节只认作品。辛芷蕾的奖打脸了那些靠流量混日子的‘伪演员’。”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强调:“中国演员的国际突破,源于文化自信与专业实力。”辛芷蕾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影视行业走向国际的缩影。相比之下,内娱仍深陷“流量至上”的怪圈:粉丝为偶像的番位撕扯,资本为短期利益追捧噱头,而真正专注演技的演员反而被边缘化。
网友@江湖夜雨 感叹:“辛芷蕾的奖杯照亮了一条被遗忘的路——演员本该用角色说话。”
位置终会过去,作品永远留痕
辛芷蕾的逆袭仿佛一则寓言:娱乐圈的“位置”或许能带来一时风光,但唯有作品能赋予演员真正的尊严。她的获奖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行业的警醒——当浮华散去,留下的永远是那些倾注心血的角色与故事。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红毯上的C位会被遗忘,但威尼斯奖杯上的名字会刻进历史。”
来源网络
来源:慕宇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