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一厂因资金紧张,厂长陈播要求严寄洲在短时间内拍出一部电影,以解决3月发不出薪金的问题。当时距过年只有一个多月,却要在明年3月拿出拷贝,任务十分艰巨。经八一厂编辑部编辑徐一亢推荐,严寄洲看中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公演的轻喜剧《我是一个兵》,厂党委授权他直接拍板,
《哥俩好》是1962年严寄洲执导的战争喜剧电影 。
八一厂因资金紧张,厂长陈播要求严寄洲在短时间内拍出一部电影,以解决3月发不出薪金的问题。当时距过年只有一个多月,却要在明年3月拿出拷贝,任务十分艰巨。经八一厂编辑部编辑徐一亢推荐,严寄洲看中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公演的轻喜剧《我是一个兵》,厂党委授权他直接拍板,最终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
严寄洲在南京看完话剧后,早上醒来恍惚听见喝酒划拳声,听到“全福寿,哥俩好”,觉得这个名字很棒,于是将电影命名为《哥俩好》。
严寄洲想让一个演员饰演双胞胎兄弟,他试了多个演员都不理想,后来看中了刚调进八一厂的张良,认为他之前扮演的人物有种调皮劲和可爱劲儿,有喜剧演员的潜在素质,最终确定由张良一人分饰大虎、二虎两个角色。
影片开拍不到四分之一,厂长陈播要求将拍摄完成时间从3月提早到2月底,否则厂里就揭不开“锅”了。张良、王心刚、张勇手等主要演员表态加班加点,最终如期完成拍摄。
为了让一个演员饰演的双胞胎能在同一画面出现,剧组采用了特殊技术。先拍一半画面,用三合板挡住另一半,再拍另一半,最后合成,使得哥俩可以搭肩、拉手、拥抱,画面上天衣无缝。
因担心喜剧形式反映部队生活易引起非议,严寄洲在正式开拍前,将导演脚本改成舞台演出本,在北京公演,获得不错反响。到昆明拍摄时,剧组又在昆明军区演出了四场话剧《哥俩好》,军区司令秦基伟看后指示当地文工团要台本下部队巡演,这让严寄洲更有信心拍摄。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