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刷到《731》预售破千万,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是:原来我们欠那段历史的不只是课本里两行字,而是一张电影票。9月4号零点一开票,排片直接冲到99.6%,26万人连夜锁座,像集体赴一场迟到了八十年的约。
刚刷到《731》预售破千万,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是:原来我们欠那段历史的不只是课本里两行字,而是一张电影票。9月4号零点一开票,排片直接冲到99.6%,26万人连夜锁座,像集体赴一场迟到了八十年的约。
我点进购票软件,发现家旁边那家平时冷清的老影院,居然把十个厅全给了《731》。
售票员发朋友圈说,凌晨三点还有大爷拄着拐杖来买票,说要替死去的弟弟看一眼。
这句话把我钉在原地——原来数据背后不是流量,是活人心里没散尽的疼。
电影讲的东西不新鲜,哈尔滨平房区,6.1平方公里,三千多条命被当成细菌培养皿。
但导演没拍成纪录片,他把镜头对准了一个被拖进实验室的东北猎户,一个给日军当翻译却偷偷记证据的学生,一个怀孕七个月被绑在手术台上的女人。
姜武演的猎户在毒气室里用指甲抠墙,王志文演的军官擦完血还要回去喝清酒,李乃文演的翻译官把记录本塞进死人嘴里才保住证据。
这些细节像碎玻璃,扎得人坐不住。
最难受的是片尾字幕:731部队里真有日本医生战后在美国拿高薪,回东京开诊所,活到九十岁。
影院灯一亮,估计没人走得动。
这不是复仇片,是提醒片——提醒我们把“别忘”两个字刻进骨头缝,而不是转发完朋友圈就继续点外卖。
预售破千万算成功吗?
我觉得算。
至少证明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还有人愿意花钱找难受。
看完电影出来,夜风一吹,我突然懂了:票房不是数字,是26万个人决定不再当沉默的旁观者。
来源:奋发有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