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长情的陪伴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20:29 2

摘要:《漫长的告别》荣获第十一届日本TAMA电影奖,该片改编自中岛京子的同名小说,是日本著名导演中野量太继《滚烫的爱》之后又一力作。讲述老人东升平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家人如何照料他,以及每位家庭成员如何克服各自生活难题的故事。

文/晖

编/发乱

《漫长的告别》荣获第十一届日本TAMA电影奖,该片改编自中岛京子的同名小说,是日本著名导演中野量太继《滚烫的爱》之后又一力作。讲述老人东升平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家人如何照料他,以及每位家庭成员如何克服各自生活难题的故事。

01

影片大多数场景选在室内,画面清爽、舒适,室外的场景也大都光线柔和,这与“感动”、“温情”的基调相吻合,令人治愈。故事开场是一位步路蹒跚的老人,走在游乐场上,身边没有家人,手里拿着三把伞,没人知道他来干嘛。一下子就把观众吸引住了。还有那两个想坐旋转木马的萌小孩,因为没有家长带,所以不能玩,大人问她多大了,妹妹呆呆地看着旋转木马,一边伸出3只手指,三岁,观众完全被萌到了。

告别为什么这么漫长?原来主人公东升平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从患病到离别,7年里,家人悉心照顾,但最终还是无法战胜病魔。人总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就像开场所说的,小孩子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进游乐场一样。规则无法改变,需要的是我们乐观积极地面对。

02

导演用尽可能自然的镜头语言去描绘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风浪,宣扬的是乐观、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团结一致的家训。

例如随着主人公东升平记忆力慢慢消失,语言表达也渐渐丧失,家人陷入悲伤的情绪当中,这时东升平的好友去世了,需要参加葬礼,而到了现场浑然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但意识未完全模糊,醒悟好友去世的消息后,在说话困难的情况下用最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了对好友的感情,老人家高喊一句:“得一分!胜者 中村”,便充分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感情,不需要太多的言语。镜头立即转向好友的遗像,是一张会意的笑脸,仿佛是对好友的支持表示感谢。这一幕让观众不禁地落下感动的眼泪。

东升平参加好友的葬礼

剧中有泪有笑,先笑后泪,每次开心的笑过后都会被感动,往往情绪会被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简单的话语所融化。东升平一直说想回家,其实是想回到以前开心的日子,照顾好家人,希望给家人鼓励和斗志,希望家人积极的面对一切,这是埋藏在他心里根深蒂固的信条,也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一家人回到祖屋

在他离家出走被找到后,看见二女儿芙美的餐车,意识到她的落魄。其实女儿未能完成他的期待,但即便如此,升平仍然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一个坚定的眼神唤起了二女儿的斗志,为此还招揽了很多客人,还不忘让客人排好队伍,对于一个患病老人来说真是难能可贵啊,不仅可爱又有正能量。在芙美感动的微笑里,观众不禁地落下激动的眼泪。

03

影片后半段,剧情随着升平病情的恶化,意识越来越模糊,麻里和芙美的境况也出现了问题,麻里的丈夫因为太专注于工作,总是冷落麻里,这样的家庭让孩子阿崇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退学。而芙美包下了餐车,想出了菜色,甚至一度找到了新的爱情,可到头来还是败给了生活。她们的轨迹和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相似之处,虽然她们都很努力,但生活没有什么反转,也没有什么奇迹。

麻里哭诉家庭关系

虽然我们无法对抗命运,但同样在生活中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印迹。当故事再次回到开头的那一幕,我们才明白,升平虽然已经失去了记忆,却还在潜意识里想为家人送伞。仍然在鼓励支撑家人,为家人做坚强的后盾,让家人们凡事积极应对,正如影片最后在升平临终时的场景,芙美在病床前仍然举行了父亲的生日派对,一家人团结一心,开开心心,把悲伤的告别化作向前的动力,向未来出发。

病床前的生日派对

健康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人类需要不断向前进步,走向更高的文明。结尾处阿崇拾起地上的绿叶,仿佛那是外公黄叶书签的复苏。新旧更迭、四季交替,唯有坚韧的生命流转不息,这也许是导演留给我们的希冀。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