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于8月20日在昆明举行云南首映式。自8月15日全国上映以来,影片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良的制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后,呈现出良好的市场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于8月20日在昆明举行云南首映式。自8月15日全国上映以来,影片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良的制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后,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映后采访中不少观众热切表达,无不被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所打动,截至目前影片累计票房已超1600万,荣登2025年纪录片内地票房榜第二。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云南广电传媒集团旗下云南金彩视界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电影依托严谨的史料与创新的艺术表达,用数字修复唤醒尘封影像,重现中华民族血捍山河、寸土不让的抗战精神,真实再现从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主创团队以敬畏之心从海量尘封的影像资料中连点成线,2万字精心打磨的文稿、104分钟的凝练叙事,立足全景式呈现、坚守真实性原则、创新影像表达,展现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伟大抗战精神,印证了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的战略价值,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云南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血染疆场,举全省之力承担起战时后勤保障的重任,在祖国西南边疆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敌屏障,为全民族抗战胜利贡献了云南力量。
地理枢纽:抗战生命线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云南打通并运营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成为当时中国接收国际援助、运输战略物资和开展对外贸易的生命线。
1937年末,为阻止日军断绝中国抗战物资补给的阴谋,云南各族群众组成的筑路大军毅然集结。汉族、白族、彝族、傣族、回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苗族、傈僳族、布朗族等云南儿女,从四面八方奔赴工地。他们手持锄头、十字镐,肩背石碾子,以最原始的工具,在几乎没有任何机械施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仅用8个月便在悬崖峭壁间抢修出了滇缅公路,用血肉之躯为祖国筑起一道“新长城”。
在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中美飞行员在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日军的疯狂拦截等危险等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开辟了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连通印度与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平均每两天就会有一架飞机坠毁,1000多名飞行员牺牲,幸存的飞行员则是靠着已经坠落的飞机金属碎片反光坚持飞行,把80多万吨物资带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共同守护人类文明与世间正义,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的深刻内涵。
战场前沿:滇西战场的坚守
1942年2月,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唯一国际通道的畅通,中国组建10万余远征军奔赴缅甸。尽管戴安澜师长率领的第200师在同古浴血坚守,但由于战局恶化,中国远征军被迫全线撤退,开启了在野人山的“死亡行军”,幸存者不到半数。戴安澜师长亦在此次撤退中壮烈牺牲,毛主席以“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高度赞颂了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业绩。
1944年5月,远征军发起滇西反攻,收复松山、腾冲等地并进入缅甸追歼日军,配合了盟军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这场胜利,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而且有力配合了盟军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精神堡垒:民族大义的凝聚与传承
云南在抗战中的贡献,远不止于地理与军事层面,更在于其承载了这片土地上浓厚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既体现在本土儿女的坚守,也彰显于八方志士的汇聚。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陷入日寇铁蹄之下。出生于云南大理的一个白族农民家庭的中共党员周保中,中断学业奔赴东北,积极投身于联合各方抗日武装的工作中,与杨靖宇、赵尚志并肩作战,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中坚持抗战,为民族解放事业铸就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为解决滇缅公路极度缺乏熟悉汽车驾驶与维修技术人员的问题,3200余名南洋华侨,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泰国等地启程归国,踏上了支援祖国抗战、共赴国难的征程,用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出壮丽篇章,传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的精神。
历史回响:从边陲热土到精神坐标
云南在抗战中的贡献,具有超越地域的深远意义。作为连接亚洲大陆与太平洋战场的枢纽,它让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战略联动,印证了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国际意义。
更重要的是,云南铸就的精神遗产历久弥新。各族群众共建滇缅公路的团结精神、远征军将士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南侨机工跨国援战的爱国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正如影片所启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绝境中重生,正是因为无论身处何地、属于哪个民族,当国家危难之际,总能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云南在抗战中彰显的“团结、坚韧、担当”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这片土地上的烽火记忆,不仅是云南的地方史,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史诗——它告诉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方能珍视和平;唯有传承精神,方能开创未来。
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金彩视界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特邀联合摄制。
供稿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