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狂揽17亿,申奥本心暴露,这才是电影的最大彩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1:58 2

摘要:申奥导演做梦也没想到,上映前被唱衰的《南京照相馆》,竟然成了当之无愧的“救市之作”,上映不到三周,狂揽17亿票房!

申奥导演做梦也没想到,上映前被唱衰的《南京照相馆》,竟然成了当之无愧的“救市之作”,上映不到三周,狂揽17亿票房!

更令人意外的是,电影在激烈的竞争中,巨大的压力下,成为评分最高、口碑最好的战争电影,随着打分人数增加,评分却只增不减。

总有观众抨击申奥导演投机取巧,利用民族情绪赚取票房,殊不知暴力和血腥从来不是该片的卖点,藏在影片里的“野心”,如何能成为触动观众的彩蛋?

救市之作

从《南京照相馆》这个名字,结合电影上映时间,就知道这部影片是想提醒国人,不能忘记当年的屠杀事件。

这一主题被影视化多次,即便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照样存在大量争议,更不必说申奥这位新人导演的作品。

在电影上映之前,围绕在影片周围的,都是唱衰的声音,没人觉得这部电影能有多高的票房,就在大家等着看笑话时,却突然被打脸。

通常来说,一部电影刚上映时,票房成绩是最好的,随着上映时间拉长,单日票房会越来越低,《南京照相馆》偏偏是个例外。

凭借好口碑连续多日票房逆跌后,该片在周末的票房竟然还能逼近五亿,各大票房预测平台,都预测该片票房至少三十亿,甚至有望冲击年度亚军。

截至目前,该片票房已经超过17.5亿,妥妥的“救市之作”,即便是没有观影习惯的老年人,也为了该片走进电影院。

该片上映前期票房成绩好,尚且可以归因于国人为民族情绪买单,上映近三周,单日票房仍然高涨,显然是影片本身能打。

影片中没有大明星,只有演技派,就连演技备受诟病的刘昊然,在影片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那句“我们不是朋友”,让无数观众泪洒现场。

在另一部战争电影《东极岛》上映之前,该片占据着四成排片,竟然还能做到“票房正挂”,若是《东极岛》顶不住压力,那该片的票房成绩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申奥导演凭借该片,再度证明了自己是“爆款制造机”,可该片跟《孤注一掷》不同,申奥导演在影片中,埋下了一颗彩蛋,这也是他创作的初衷。

别出心裁

《南京照相馆》的成功,跟创作者的用心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战争电影,都是靠“敢拍”作为噱头,靠着大量血腥、暴力镜头的堆砌,刺激观众的感官系统。

申奥导演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影片不需要靠血腥和暴力,照样能将日军的残酷完整地呈现出来,所以他拍得很克制。

作为影片的女主角,高叶扮演的戏子,是日军随意侍弄的玩物,按照常规套路来拍,她一定会有被日军侵害的镜头,而且多半是时长不短的近景,这也是卖点之一。

剧本中的确有这样一段剧情,高叶也琢磨过这段戏该怎么演,没想到申奥导演不喜欢这段戏,毫不犹豫地删掉了,他没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只是淡淡地表示“不想拍”。

以往的战争电影,多半是以战争本身为切入口,主角多半是行军打仗的战士,但《南京照相馆》没有落入俗套,通过几名小老百姓的视角,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残酷。

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是小老百姓,这样的视角,能让观众设身处地,如果自己生在那个年代,该如何应对?是像老金一家那样誓死反抗,还是像王广海一样做日军的走狗?

虽说王广海是日军的走狗,但他并没有完全泯灭自己的良心,观众甚至能感受到他的“不得已”,看到他在剧情推进时的转变。

即便是一个“汉奸角色”,也没有完全按照套路设计,足以说明全剧组都在努力塑造真正的“人物”,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角色。

舆论战

《南京照相馆》中最重要的“物证”,就是林毓秀冒死带到安全区的底片,如果没有这些照片,那么日军的罪行,将没有切实的证据,毕竟口说无凭,国际法庭也只看证据。

直到那些底片洗成照片,通过纸媒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大家才意识到日军有多么残酷、暴戾,那些血淋淋的照片上,有无辜受害的老百姓,还有绝情的杀戮者。

电影安排这一段情节,就是想将日军罄竹难书的罪行公之于众,让那些暂时没有涉入战争的国家明白,冷眼旁观不会有好下场,日军强大以后,每一个国家都将成为受害者。

这场舆论战的胜利,对中国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受害者的指控,会被颠倒是非的加害者消解,但旁观者的发声,定能让罪恶无处躲藏。

申奥导演也在路演现场多次表明态度,他希望影片传递的不是血腥和暴力,而是让观众明白舆论战的重要性,不仅中国人要记住耻辱,全人类都应该记得日军的暴行。

这就是申奥导演埋在电影中的“最大彩蛋”,日军不光侵害中国的无辜百姓,也震慑了全人类,种种暴行一再突破人类底线,理应永远受到谴责。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南京照相馆》赚取票房是次要的,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血淋淋的真相,再一次给所有观众警醒,这才是电影最重要的作用,所以每年都有战争电影,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影中的日军首领面对指控时,毫不犹豫地反驳道:“你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们制造了屠杀。”殊不知照片早就传遍全球。

现实亦是如此,电影上映后不久,便有大量日本网友破防,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还咬死不认屠杀事实,还歪曲事实,声称这部电影在抹黑日本。

申奥导演拍这部电影,就是要让国人记住耻辱,舆论战的获胜方永远不可能是日本,这才是申奥导演留给观众最大的彩蛋。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照片是舆论战的武器,我要把这个拍透彻》

观察者网:《〈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不把镜头对准暴行,不想让其成为噱头》

来源:何止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