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为何迟迟不上映?被举报只是小事,真相更扎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2 01:16 2

摘要:最近,不少人发现原定上映的电影《731》没了动静。有消息说影片是因为被举报才延期,可稍微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一部聚焦历史题材的影片,上映与否的背后,藏着比“举报”更复杂的考量。

最近,不少人发现原定上映的电影《731》没了动静。有消息说影片是因为被举报才延期,可稍微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一部聚焦历史题材的影片,上映与否的背后,藏着比“举报”更复杂的考量。

先说说731部队到底是什么。这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立的细菌战部队,他们以活人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菌武器研制,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这段历史是中国人心中的痛,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史中不能回避的黑暗一页。

电影《731》立项时就备受关注,毕竟这类题材自带沉重的历史分量。有人期待它能像《南京!南京!》那样,用影像揭开历史伤疤,警醒后人;也有人担心,过于直白的血腥场面会引发不适,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炒作争议。

这次“被举报”的说法传开后,不少网友把矛头指向“反对者”,觉得是有人不想让历史被提起。但其实,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从来不是简单的“拍了就该上”。相关部门在审核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真实性,还要权衡社会影响——会不会让公众产生过度的负面情绪?会不会被境外势力借题发挥,干扰当下的中日关系?这些都是必须审慎评估的问题。

从过往案例来看,涉及敏感历史的作品延期或调整并非个例。比如有些抗战题材电影,会因为对史实细节的考证不够严谨,在后期制作中反复修改;还有些涉及民族伤痛的纪录片,会选择在特定纪念日前后上映,以求更好的社会效果。这不是“不让拍”,而是为了让作品以更成熟的姿态出现,真正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

当然,也有人担心,过度谨慎会不会变成“不敢拍”?其实不然。历史不该被遗忘,但铭记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不在于影片是否如期上映,而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在用心传承这段记忆——课本里的文字、博物馆的展品、老兵的口述……这些都是铭记的载体。

如今《731》的延期,更像是一次“缓冲”。或许片方正在根据反馈调整内容,让历史的呈现更有温度也更有力量;或许相关部门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让影片的教育意义最大化。无论如何,比起纠结“为什么不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记得:731部队的罪行是铁打的事实,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美化或遗忘。

最后想说,对待这样的题材,我们既要有“揭开伤疤”的勇气,也要有“理性呈现”的耐心。毕竟,真正的铭记不是靠一部电影“突击式”完成的,而是融入血脉的警醒。等影片最终上映时,希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残酷,更有对和平的珍视——这才是这类作品最该传递的力量。

来源:林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