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定张家辉主演,开机前换成姜武;投资方中途跑路,赵导自己掏腰包垫了上千万;为了还原“四方楼”细菌实验室,剧组1:1搭景,连手术钳都要对照老照片。一句话:这不是拍戏,是给历史补户口。
30秒的预告片,画面里皑皑白雪覆盖着集中营,铁丝网后伸出无数双枯瘦的手,配文只有四个字:“不敢遗忘”!
《731》定档9月18日,谁能想到一部电影从拍摄到上映能历经那么多的坎坷。
“定档→撤档→再定档”,这部片把观众的耐心按在地上摩擦了三回。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部“史上最难产”电影的前世今生捋一遍,保证比预告片还刺激。
2017年,导演赵林山把“731”三个字写进立项表时,大概没想到会把自己逼到抵押房产的地步。
原定张家辉主演,开机前换成姜武;投资方中途跑路,赵导自己掏腰包垫了上千万;为了还原“四方楼”细菌实验室,剧组1:1搭景,连手术钳都要对照老照片。一句话:这不是拍戏,是给历史补户口。
最关键的坎,还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去年有日本右翼团体联名向国际电影协会施压,说《731》“煽动反日情绪”,要求禁止上映。
虽然最后没得逞,但这件事让我想起爷爷常说的话:“鬼子最怕的不是我们骂他们,是我们永远记得他们做过什么。” 这些跳出来反对的人,说白了就是怕真相被更多人知道,怕历史的板子终有一天会打到他们头上。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资金链的问题。这种题材的电影,很少有商业资本愿意碰 —— 既不能插广告,又很难搞周边,票房风险极大。有消息说,剧组曾因为没钱停拍了三个月,最后还是几位老艺术家自掏腰包才续上。
记得2021年电影刚宣布启动时瞬间引爆全网。731 部队的罪行,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痛 —— 那些拿活人做实验的暴行,那些被冻伤、被解剖的无辜生命,光是想想就让人牙齿打颤。当时大家都觉得,终于有人敢直面这段黑暗历史了,这电影要是拍好了,绝对是给民族记忆上了一把锁。
其实大家对《731》的期待,从来都不是看一部 “爽片”,而是想在黑暗里找到一点光 —— 那些受害者不是冰冷的数字,那些反抗者不该被遗忘,那些罪行更不能随着时间被磨平。
来源:Mirroni米罗尼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