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要问本届戛纳电影节哪个瞬间最能触动人心,恐怕许多人的答案都会是——电影《狂野时代》首映礼落幕的那一刻。当银幕渐暗,雷鸣般的掌声在两千余座的影厅内爆发,并且持续了将近十分钟,这无疑是对一部电影及其主创团队最高的礼赞与认可。24岁的易烊千玺,静静地站在导演毕赣身
若要问本届戛纳电影节哪个瞬间最能触动人心,恐怕许多人的答案都会是——电影《狂野时代》首映礼落幕的那一刻。当银幕渐暗,雷鸣般的掌声在两千余座的影厅内爆发,并且持续了将近十分钟,这无疑是对一部电影及其主创团队最高的礼赞与认可。24岁的易烊千玺,静静地站在导演毕赣身旁,凝望着银幕上交替闪过的、他在片中饰演的五个迥然不同的“自己”,泪水悄然滑过年轻的脸庞——那泪光之中,饱含着释然、激动,更有无数个日夜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
就在几天前,当他踏上戛纳那条星光熠熠的红毯时,耳边还回响着外国摄影师们略显生涩却热情的中文呼喊:“千玺,看这里!”有心的粉丝默默计算过,他在红毯上停留的七分半钟,竟与他下定决心从偶像转型为演员的年头不谋而合,这巧合仿佛一种无声的印证。曾经,“流量明星”、“偶像派”是他身上难以撕下的标签,饱受争议;如今,他带着自己主演的作品,在国际A类电影节的殿堂上大放异彩,凭借在官方场刊上高达3.2分(满分4分)的媒体综合评价,让世界影坛重新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演员。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近乎“疯魔”般的极致投入。为了在《狂野时代》中成功塑造跨度极大、性格各异的五个角色,易烊千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曾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内蒙古酷寒草原,与蒙古族驯马师同吃同住长达半年之久,以至于到现在,他的手指上还留有当时冻伤的痕迹。为了精准还原一个黑帮大佬说话时“漏风”的特殊状态,他不惜真的去拔掉了自己的两颗牙齿。导演毕赣后来在采访中透露,为了捕捉到角色瞳孔失焦的迷离感,千玺可以盯着摇曳的篝火一看就是三个小时,纹丝不动。正是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创作劲头,使得他所塑造的五个角色,从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腔调到细微的表情神态都各具特色,真正做到了“一人千面”,令人信服。
他的突破,早已超越了《少年的你》中那个叛逆不羁的小北。有资深的影评人敏锐地指出,易烊千玺在《狂野时代》中的表演,至少实现了三个层面的显著飞跃:其一是精准到位的肢体语言掌控力;其二是如梦似幻、收放自如的情绪流转与表达;其三则是在与影后舒淇这样的顶尖演员演对手戏时,所展现出的毫不逊色的惊人张力与强大气场。国际知名的电影媒体《ThePlaylist》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赞誉:“他让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仿佛一部独立电影的主角,却又奇迹般地将他们和谐地融合成了一个完整而迷人的电影宇宙。”这样的评价,几乎是在向世界宣告一位演技派新星的冉冉升起,也印证了此前部分媒体称其表现为“电影史的奇迹”并非虚言。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在舞台上唱着《青春修炼手册》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然凭借实力,手握华语影坛泰斗级导演张艺谋新片《惊蛰无声》的男主角邀约?这一切,绝非仅仅是运气的垂青,更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作品拼搏出来的。正如易烊千玺在一次采访中所言:“演员不应该总待在舒适区,要做一个勇敢的冒险家。”
此刻,法国戛纳那片浪漫的蔚蓝海岸边,或许正悄然见证着这位年轻的中国演员,向着更广阔、更具挑战的国际影坛,迈出了坚实而耀眼的新起点。易烊千玺用他的执着、天赋与不懈努力,不仅为自己成功“正名”,也为华语电影的未来,书写了充满无限希望与可能性的崭新一笔。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