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2024 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占比已跌至15.1%,而 2025 年截至4月,仅有《我的世界大电影》(3.2 亿元)和《美国队长 4》(1.04 亿元)两部影片票房过亿。
2025 年4月10日,国家电影局宣布 “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这一决策与美国对华加征 145% 关税形成战略对冲。
数据显示,2024 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占比已跌至15.1%,而 2025 年截至4月,仅有《我的世界大电影》(3.2 亿元)和《美国队长 4》(1.04 亿元)两部影片票房过亿。
这一收缩直接冲击了好莱坞的全球战略。中国曾是《复仇者联盟 4》(42.5 亿元)、《阿凡达》(27.2 亿元)等影片的第一大海外票仓,如今却成为其 “最不确定的市场”。
在文化两大阵营,东西方开始对垒中,我们看到了档期断层与政策博弈。今年五一档、暑期档、新年档等黄金档期,《星际宝贝史迪奇》《阿凡达3》《侏罗纪世界:重生》《会计刺客 2》《疯狂动物城 2》《驯龙高手真人版》《碟中谍 8》《超人》等 47 部好莱坞影片面临 “中国定档待定” 的困境。
以《碟中谍 8》为例,其北美定档 2025年5月23日,但中国引进仍无时间表。像这类突显美国个人英雄主义,霸权主义的电影,恐怕一时半会在中国没有上映的机会。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好莱坞片商损失惨重:2024 年《异形:夺命舰》在中国斩获1.08亿美元票房,占其全球票房的 42%,而 2025 年同类影片可能面临 “零收益” 风险。
那么,让美国人最为骄傲的动画电影也成了困兽之斗。好莱坞试图以动画电影打开中国市场,2025 年计划引进的 34 部美片中,动画片占比达 47%,包括《蓝精灵大电影》《梅根 2.0》等。
然而,国产动画《哪吒2》以 156 亿元全球票房(中国占比 97.9%)强势崛起,直接碾压好莱坞动画。对比之下,《我的世界大电影》虽以 3.2 亿元成为清明档票房冠军,但豆瓣评分仅 4.8 分,观众对 “方块人拯救世界” 的套路已显疲态。
但是,为了“百家齐放”,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不得已向美国敞开大门,尽管我们的哪吒在大洋彼岸受到不公待遇。
在这种“外患”的夹击下,中国的电影市场更应该注意政策护航与技术突破。
国家电影局启动 “艺术电影护航计划”,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实验电影创作,并将国产片排片率从 45% 提升至 65%。技术层面,《封神三部曲》的视觉特效、《深海》的水墨粒子技术,已实现对好莱坞的反超。
2025 年五一档,刘德华主演的《猎金游戏》、马丽的《水饺王后》、曾毅演的《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辛柏青的《大风沙》、动画片《熊孩子·探险熊兵》等影片,凭借现实主义题材和本土化叙事,预计票房将突破20亿元。据现有的数据看,目前五一档只有一部外文片上映。
所以,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动画电影的全球破局,尤其是能代表中国文化,还有“逆天改命”不畏强权霸主的哪吒和他的好兄弟。
第一个季度,毫无疑问《哪吒 2》是中国文化向世界成功输出的最好证明,它标志着中国动画的崛起。海外票房达4894万美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创下动画影史纪录。
影片通过 “打破成见” 的核心叙事,在日本、欧洲等市场引发文化共鸣,尽管日本票房仅 580 万元,但法语字幕版 4 月中旬上映后,预计将再添1-2亿元收益。
过去五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复仇者联盟4》(全球票房27.9 亿美元,中国占比35%)、《速度与激情 7》(全球15.1亿美元,中国占比39%)等影片的核心收益。
即便是 2025 年重映的《速度与激情7》,其首日票房仅251万元,与 2015年24.2亿元的原票房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中国观众对好莱坞 IP 的审美疲劳。
1994 年《亡命天涯》开启好莱坞在中国的黄金时代,2017 年其票房占比达 38.7%。但到 2024 年,这一比例已不足 15%,进口片票房前十中,日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印度《帕坦》等非美影片占据6席。
这种转变不仅是政策选择,更是市场规律的体现。观众对 “超级英雄拯救世界” 的套路已失去兴趣,转而追捧《年会不能停!》《热辣滚烫》等本土现实主义作品。
我们现在也正在用自有市场替代与全球合作,为更有文化内容的外国电影开启新大门。
减少美片进口并非闭关锁国,而是为全球电影提供更平等的竞争舞台。2025 年,意大利《还有明天》、法国《圣女贞德》等影片通过合拍进入中国市场,填补了美片退潮后的空白。
国家电影局明确表示将 “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这种开放姿态正在重塑全球电影贸易秩序。
04 结语当《哪吒 2》的票房碾压好莱坞流水线产品,当东南亚、欧洲电影通过合拍片进入中国市场,这场贸易战中的电影角力,本质是文化话语权的争夺。
《哪吒 2》的成功证明,中国故事可以征服世界。其 “不信命” 的主题与《流浪地球》的硬核科技、《长安三万里》的东方美学,共同构建起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正如《哪吒 2》导演饺子所言:“成见是一座大山,但我们可以用作品搬走它。” 这种精神,正是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竞争中最锐利的武器。
历史早已证明,以《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为代表的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而中国选择的路径,是以开放对抗封闭 —— 减少美片进口,不是拒绝世界,而是为了更平等地拥抱世界。
未来的电影市场,或许不再是好莱坞的独角戏,而是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新图景。
来源:夜半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