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天花板”的作品,以10集篇幅串联起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到现代“一带一路”的千年史诗。纪录片以电影化叙事手法,将政治、军事、宗教、艺术的交融娓娓道来——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情、敦煌壁画的神秘瑰丽、凉州会盟的民族团结,皆在《使者》《敦煌》《会盟》
原创 守之 读书社
2025年03月22日 21:00广东
第一部:《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7
“当镜头掠过河西走廊的星空,历史的风沙与文明的辉光扑面而来。”
这部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天花板”的作品,以10集篇幅串联起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到现代“一带一路”的千年史诗。纪录片以电影化叙事手法,将政治、军事、宗教、艺术的交融娓娓道来——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情、敦煌壁画的神秘瑰丽、凉州会盟的民族团结,皆在《使者》《敦煌》《会盟》等篇章中鲜活重现。
尤其配乐《河西走廊之梦》苍凉辽阔,瞬间将人带入大漠孤烟的意境。网友感叹:“看完立刻想买票去甘肃!”
第二部:《玄奘之路》 豆瓣评分9.6
“真实的玄奘,比《西游记》更震撼!”
不同于神话中的唐僧,纪录片还原了历史上这位孤勇者——19年跋涉5万里,穿越110个国家,以血肉之躯丈量信仰之路。
镜头里,玄奘干裂的嘴唇、迷失沙漠的绝望、那烂陀寺求学时的虔诚,让观众泪目。更难得的是,影片以玄奘视角重现了大唐盛世与古印度文明,堪称一部“行走的丝路百科全书”。正如学者所言:“这是对精神朝圣者最深刻的致敬。”
第三部:《如果国宝会说话》 豆瓣评分9.4
“5分钟,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开口讲故事!”
每集聚焦一件国宝,用俏皮文案与动态特效打破博物馆的玻璃橱窗:越王勾践剑的锋芒藏着春秋争霸的野心,三星堆青铜神树演绎着古蜀人的宇宙观,《洛神赋图》的衣袖翻飞间尽是曹植的痴情……网友戏称这是“史上最会卖萌的文物纪录片”。
尤其适合带孩子观看,从商周青铜到唐宋书画,100集看完等于上了半部中华文明史选修课!
第四部:《中国通史》 豆瓣评分9.1
“从山顶洞人到辛亥革命,100集读懂五千年!”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历史专题片,它用宏大叙事串联起文明起源、秦汉一统、唐宋风华、明清嬗变等关键节点。
片中既有《百家讲坛》式的专家解读,也有战场还原的震撼场景,更有对《清明上河图》市井烟火的细腻捕捉。
有家长反馈:“和孩子一起追完后,他主动要读《史记》!”
第五部:《书简阅中国》 豆瓣评分9.3
“30封古人书信,窥见千年不变的人性之光。”
从将士家书到文人尺牍,从秦朝木简到清代手札,纪录片用六个主题解锁历史褶皱里的温情:黑夫兄弟征战前向母亲讨要夏衣的忐忑,顾贞观20年营救好友吴兆骞的义薄云天,李贽鼓励女儿“婚姻自主”的超前思想……正如网友所言:“这些穿越时空的信笺,让我们与古人心跳同频。”
第六部:《苏东坡》 豆瓣评分9.0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看苏东坡!”
6集纪录片以黄州四年为轴,展现这位“斜杠大家”从乌台诗案的劫难中涅槃重生,化身美食家发明东坡肉,作为水利专家筑苏堤,以《寒食帖》书写生命感悟的历程。
片中再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更邀请中外学者解读其现代性——难怪林语堂说:“苏东坡是心灵快乐的典范。”
第七部:《千古风流人物》 豆瓣评分8.8
“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秘密?都藏在这部片里!”
3季50集的体量,带观众走进李白仗剑天涯的洒脱、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深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悲愤。
摄制组实地探访诗人生平轨迹,用4K影像与情景再现还原历史现场。看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瞬间读懂何为“诗史”。
第八部:《跟着书本去旅行》 豆瓣评分9.2
“把语文课本变成旅行攻略!”
以中小学课文为线索,带学生实地解锁知识:在阳关穿汉服体验“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苏州寒山寺寻找《枫桥夜泊》的钟声,去安阳殷墟探秘甲骨文……节目创新采用“课本+研学”模式,让孩子从《凉州词》的玉门关春风中,真正读懂何谓“春风不度”。
来源:研究生申请陈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