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10 日,国家电影局发言人针对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做出回应,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
4 月 10 日,国家电影局发言人针对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做出回应,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
基于此,中国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这一消息在影视行业乃至广大影迷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值得深入剖析。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 “对等关税” 的税率由 34% 提高至 84%,这种错上加错的做法严重侵犯中国正当权益,损害多边贸易体制。
作为回应,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加征关税税率由 34% 提高至 84%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经济层面看,税率提升直接影响美国影片特别是好莱坞影片在华分成收益。
原本,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有着一定的商业运作模式,从影片引进、发行到最终票房分成,各个环节都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
如今关税的提高,使得美国电影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取利润的成本增加,这极有可能降低他们将来华上映影片的热情。
近年来,国产电影的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内电影市场占据了愈发重要的地位。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 年进口片票房占比为 21.3%,而在 2019 年这一数据占比为 35.9% 。
这一变化直观地反映出进口影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有所下滑。
2024 年全国票房冠军为国产电影《热辣滚烫》,票房达到 34.60 亿元,而当年好莱坞影片票房冠军《哥斯拉大战金刚 2: 帝国崛起》总票房为 9.56 亿元,仅排名第八 。
国产电影的崛起并非偶然。
一方面,国内电影创作者不断深耕内容,在题材上进行多样化探索,从现实主义题材到科幻、动画等类型,都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国内斩获 151 亿元的高票房,在全球范围内票房更是超过 156 亿元 。
另一方面,国内电影工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拍摄技术到后期制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影片的产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反观好莱坞影片,近年来部分作品创意和内容饱受质疑。如《疾速追杀 4》《白雪公主》等影片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观众对进口大片的兴趣逐渐减退。
在这样的形势下,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也为国产电影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国产电影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国家电影局发言人强调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随着中国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影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如今,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好莱坞大片的视觉特效和 IP 效应,更倾向于有深度、有内涵的影片。
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逐步上升,反映出观众对不同文化背景影片的接纳和喜爱。
在这种观众需求变化的大趋势下,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行为,无疑会让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的好感度进一步降低。
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正是顺应市场规律和观众选择的体现。
通过减少市场上部分不符合观众喜好趋势的美国影片,能够让电影市场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为更多符合观众需求的国内外优秀影片腾出空间。
此次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会走向封闭。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未来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国内观众的观影选择,也有利于促进全球电影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于国产电影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减少美国影片竞争压力的同时,国产电影需要加快质量提升速度。
电影创作者要继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电影工业体系建设,提高影片制作水平,提升国产电影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全球电影市场格局来看,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政策的调整,其他国家的电影有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机会。
这将促使全球电影市场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态势,推动各国电影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最终让全球观众受益。
中国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这一举措,是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做出的理性决策。
它顺应了市场规律和观众需求,有利于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将对全球电影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我们期待中国电影市场能够在开放与创新中不断繁荣,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影片。
来源:创业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