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采访里虽然只字没提乌尔善,可字字句句都扎他心窝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4 22:19 1

摘要:当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以150亿票房在全球影史榜单上横冲直撞时,乌尔善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称《封神2》)却在12亿票房的泥潭里寸步难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25年春节档的硝烟还未散尽,中国电影市场却上演了一幕"冰与火之歌"。

当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以150亿票房在全球影史榜单上横冲直撞时,乌尔善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称《封神2》)却在12亿票房的泥潭里寸步难行。

两位导演都手握国民级IP,为何一个被观众捧上云端,另一个却被骂上热搜?这背后藏着中国电影怎样的生存法则?

01

2025年春节档堪称"神仙打架",总票房突破90亿创历史新高。然而这份辉煌下暗藏残酷法则——市场呈现"赢家通吃"的断崖式格局。

数据显示,《哪吒2》首周即斩获48.39亿,占据总票房半壁江山,而《封神2》首日3.8亿后便断崖式下跌,第四日票房竟不足7000万。这不仅是票房的落差,更是观众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

02

当观众惊叹于《哪吒2》中海底万妖锁链交缠的震撼画面时,很少有人知道,这组仅30秒的镜头让特效团队熬了400多个日夜。

导演饺子曾坦言:"国际顶尖团队报价800万美金,结果交出来的效果像塑料玩具,最后我们只能自己死磕。"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较真,让电影里每根锁链的锈迹都透着千年沧桑,每朵浪花的飞溅都暗合物理规律。

这位弃医从影的导演,把手术刀般的精准带进创作。为让哪吒剔骨削肉场景兼具美学与痛感,他亲自绘制了137版分镜;为平衡儿童观影需求,硬生生砍掉40分钟精彩戏份。

当观众在影院为"三头六臂战敖丙"热血沸腾时,幕后是饺子团队把每秒24帧拆解成逐帧打磨的匠心。正如网友调侃:"饺子不是在画分镜,是在用像素炼丹!"

03

反观《封神2》,却把中国神话拍成了"指环王代餐"。当观众期待看到闻太师摆十绝阵的东方玄妙,银幕上却是西方魔幻风的能量体大战;当殷郊法相本该展现威严时,却因穿模特效被戏称"三头六臂的蓝精灵"。

更致命的是剧情魔改——姬发与邓婵玉的暧昧线占去大量篇幅,核心的"武王伐纣"反倒成了背景板。

乌尔善曾解释:"我们采用最先进的体积捕捉技术..."但观众直指要害:"技术再炫,讲不好中国故事都是徒劳!"

事实上,《封神2》特效外包导致品控失守,1200个特效镜头中近半出现明显瑕疵。当导演在路演现场被观众质问"为什么把封神拍成四不像"时,支支吾吾的回应更显底气不足。

04

两位导演的境遇反差,折射出中国观众审美升级的深层逻辑。饺子坚持"用五年时间回答观众期待",每张手绘破亿海报都是对热爱的回应;而乌尔善在《封神1》透支情怀后,第二部竟出现"闻太师回朝全靠众筹"的荒诞营销。

当《哪吒2》官博晒出与《战狼2》《流浪地球》等前辈的联动海报时,《封神2》评论区却被"求别拍第三部"刷屏。

数据最具说服力:《哪吒2》豆瓣8.5分,62%观众给出五星;《封神2》评分6.4,差评集中在"剧情稀碎""特效廉价"。这印证了饺子那句箴言:"市场很诚实,作品更要诚实。"

结语

如今饺子团队已闭关筹备《哪吒3》,而乌尔善仍在为《封神3》的启动焦头烂额。当哪吒踩着风火轮冲向全球票房TOP20时,闻太师的法宝却成了绊脚石。

这场春节档对决给所有电影人敲响警钟:观众或许会为情怀买单一次,但绝不会为敷衍鼓掌两次。

正如《哪吒2》里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电影的未来,终究掌握在那些愿意把每帧画面都当作艺术品打磨的创作者手中。

当饺子在海报上画下第100个破亿哪吒时,乌尔善或许该想想——与其求观众给机会,不如先把诚意塞满每一个镜头。

来源:苏淼艾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