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还能搭上时代的快车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4 22:17 1

摘要:最近看了徐峥的新片《逆行人生》,这部片子在网上的评价并不好,很多人认为影片仅仅是借外卖员这个行业做为一个讲故事的工具,影片中充满了刻板的印象、新闻的拼凑、硬灌的鸡汤,所以才被嘲讽为“一群有钱人扮演穷人拍电影,再放给穷人看”。

本文约1700字,需要10分钟阅读完毕。

最近看了徐峥的新片《逆行人生》,这部片子在网上的评价并不好,很多人认为影片仅仅是借外卖员这个行业做为一个讲故事的工具,影片中充满了刻板的印象、新闻的拼凑、硬灌的鸡汤,所以才被嘲讽为“一群有钱人扮演穷人拍电影,再放给穷人看”。

就我个人的观点,影片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看电影本来就是个娱乐,能舒缓心情已足够,若还能有所感触,就算意外惊喜。

这部片子真正让我有所感触的,并不是影片本身试图宣讲的“人生跌落,努力逆行再次成功”,而是一个在看电影时想到的一个问题:逆行人生,还能搭上时代的快车吗?

外卖、快递、网约车,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给普通人的三大就业机会,也是被认为给广大打工人保底的三大行业。但近年来这些行业纷纷发出了“卷不动”的感慨:

外卖行业可以参看《逆行人生》中的每一个外卖员,派单机制、超时罚款、客单价降低、很多地方不让进入不让走,外卖员的各种困境基本上在影片中都有展现,虽然大多一带而过。

△ 图 / Unseen Studio

快递行业可以从今年上半年我身边的一个案例来验证,今年过年之前,我偶然发现自己购买的一个快递,已经拖了很久都停留在派送站。打电话到快递公司客服中心,才知道派送站点从负责人到快递员整体离职了。惊愕之下我搜索了一下,发现最近几年济南出现了多家这种情况。

网约车可以从两点看出问题,第一个是上半年各地纷纷发布网约车行业已经饱和的预警通告,据公开数据报道全国网约车驾驶员证已经突破700万本;第二个是萝卜快跑在武汉落地试运行,一起小事故引发媒体纷纷关注,网上有一则据说是当地出租车公司上报的《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报告,矛头直至无人驾驶。

这三个行业,背后都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巨头和大资本集团在把控。外卖是美团、饿了么合计占到大约九成,其他公司苟延残喘;快递是三通一达、京东、顺丰、阿里菜鸟;网约车是滴滴一家独大,美团、曹操、T3、高德等在后追赶。

所以,分析这三个行业的时候,需要把平台和从业者分开来看。对这三个行业中的从业者来说,他们都是困在算法里的普通人,而且都不约而同的面临着将会被淘汰的可能:

网约车面临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竞争,萝卜快跑在武汉仅仅投放了1000辆,跟注册的4.3万辆出租车相比,仅占2.3%,但萝卜快跑单日单车峰值超过了20单,截至2024年7月28日,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了700万单,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经上升至70%,而且预计很快会升到100%。这仅仅是百度一家而已。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消息称,我国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快递行业中的无人仓自动分拣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也在不断开展中,例如最近比较火爆的低空物流、无人机派送等。

外卖员的未来大约就像电影结尾时所预示的那样,在算法的不断升级下,被迫越卷越厉害。甚至进一步来思考,当AI参与到其中时,电影中单王大黑的小本本也好,高志垒的小程序路路通也好,每个外卖员靠经验发现和总结的各种捷径也好,都只不过是喂送给AI的数据。不需要太长时间,AI会比所有单王更高效的安排好取餐路线和送餐路线,进一步将所有外卖员都强迫性的向单王的效率拉齐,外卖员将沦落为算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工具。

和所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样,面对资本支持下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冲击,都将会逐渐被淘汰,AI的参与则进一步加速这种冲击和淘汰。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已经反复出现过多次,电灯淘汰煤油灯、汽车淘汰马车、织机淘汰家庭作坊、智能手机淘汰传统手机、数字出版淘汰纸质书籍……,技术本身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技术+市场+资本共同在行业中形成了新的模式,旧模式下的从业者将被迫转型和转行。这无所谓善与不善,泥石流之下,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要尽快跳出来。

当时代把你甩下车的时候,逆行人生,还能搭上时代的快车吗?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heyeehrm)

来源:合易人力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