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名、突破百亿元、跻身全球票房榜前十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如同踩上风火轮,上映以来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一次次见证新的历史。
编者按: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名、突破百亿元、跻身全球票房榜前十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如同踩上风火轮,上映以来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一次次见证新的历史。
国际专家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火爆?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美国学者莫天安(Andy Mok)从全球娱乐产业的角度分析了“哪吒”成功背后的意义。
在2025年春节,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改编自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电影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仅在中国国内突破史无前例的100亿元票房。
同时,它还成为全球影史上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
《哪吒2》不只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更代表着一个文化发展的拐点,标志着中国文化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哪吒2》已经登陆海外院线。
至于它能否在美国或欧洲电影市场复制这一票房奇迹,这并非重点。
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如何体现中国在塑造全球文化中的新角色。
这是中国创意产业的“DeepSeek时刻”。
或许《哪吒2》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中国故事不再只是面向国内消费者,还有望引领全球潮流。
成功背后的故事《哪吒2》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
曾几何时,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中国银幕一直占据着优势地位。
西方电影垄断了“大片”的定义。
但如今时代变了。
《哪吒2》《长津湖》《战狼2》等优秀中国电影叫好又叫座,证明中国本土影片可以与进口大片一较高下。
这种成功的背后固然包含着民族自豪感等感情因素,但也说明中国影迷已经认可了本土的文化创新。
这些天,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充满了网友们对《哪吒2》的各种讨论、表情包和互动。
这种现象级的传播说明,电影本身不再是传统的观众被动消费,而是观众主动参与,加入到相关故事和内涵的深度讨论中。
这一点正是中国向世界展现的一种文化创新。
西方媒体和业内人士预计,下一波来自亚洲的文化娱乐浪潮将由中国引领。
正如曾经获得巨大成功的日本动漫和韩国流行音乐,终将在世界舞台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的文化发展有其独到之处。
这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反映在新的参与方式上,即一种以受众高度参与为基础的模式。
在TikTok(抖音国际版)上,用户成为内容创作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和受众。
这种趋势正在向电影、游戏(如中国首部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甚至像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蔓延。
这些优秀的中国产品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和受众,而他们对同期的西方文化产品已经感到失望。
这不仅关乎国家软实力,还体现了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影响。
这说明中国正在重新定义文化娱乐产业的生产、营销和消费。
很长时间以来,电影评论界普遍认为中国动画产业在技术上与好莱坞存在明显差距。
这种判断虽有一定道理,但对中国动画制作方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是技术追赶,而是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并创造情感共鸣。
事实上,中国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中西方技术差距也在迅速缩小。
随着好莱坞业内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影视作品的商业价值和艺术潜力。
我们正在见证一场跨国人才流动。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十年内,中国很可能成为外国创意人才寻求艺术发展新机遇的热土。
许多人会将《哪吒2》的成功视为中国国家软实力崛起的又一例证。
但这种看法过于局限。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文化成功输出,更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娱乐创作与消费方式的变革。
这是中国对全球文化的又一次贡献,就像TikTok重塑社交媒体一样。
其特点是注重内容互动,粉丝自发推动喜爱的作品走向成功。
这一模式正在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球。
《哪吒2》只是这一趋势的一个缩影。
目前,人们会问《哪吒2》能否在欧美主流市场取得成功?
答案尚不明朗,但或许这已不再重要。
这部电影在中国国内取得巨大成功,再加上参与式文化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已不再是全球娱乐产业中的被动参与者。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好莱坞应当意识到:全球娱乐产业的未来正在被改写——而这一次,执笔的是中国。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故事的广泛影响力,同时也是对全球化文娱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文化浪潮中,中国正稳步迈向前方,执笔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来源:筱筱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