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的“新奋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4 18:13 1

摘要: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咖啡馆的地下室举办了一场电影首映活动,放映了包括《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在内的多部短片,学术界普遍将此次放映活动视作电影诞生的标志。从那时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属性的艺术品走入公众视野,电影院也成为全球观众

解放日报记者 彭德倩

这个春节档,百亿之作的爬榜之路令电影院火爆多日,人气盛景从中国蔓延至海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全球范围内流媒体的追击和更多娱乐方式的分流正令不少院线面临巨大挑战。这一行业破局求存的探索从未停止。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咖啡馆的地下室举办了一场电影首映活动,放映了包括《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在内的多部短片,学术界普遍将此次放映活动视作电影诞生的标志。从那时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属性的艺术品走入公众视野,电影院也成为全球观众追逐“光影之梦”的地方。

然而近年来,疫情的重击、流媒体的追赶、制作的“断档”,让传统大银幕越来越黯淡。日前,全球第二大也是英国最大连锁影院集团Cineworld Group表示,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保护。

以电影银幕数计,Cineworld为仅次于AMC的第二大影院运营商。它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更是唯一一家在英国上市的影院运营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Cineworld拥有751家电影院,银幕数达到9189张,员工超过2.8万人,在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等共10国开展业务。

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后电影业票房复苏缓慢,是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除Cineworld以外,其他传统院线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更为长期的不利因素是,人们的观影习惯早已改变。在疫情居家的日子里,影片制作方开始“抛弃”院线,拥抱线上,流媒体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2020年,包括Netflix、Prime Video、Disney+等在内的美国前九大流媒体服务用户总数同比增长50%以上,合计超过2.5亿。

不久前,流媒体亚马逊以85亿美元高价将好莱坞八大片商之一——米高梅收入囊中,引发传统院线的又一次“地震”。

“每隔10年或15年,电影产业就会面对一次新的威胁,但我们确实生存下来了,而且我们将永远生存下去”

“北美院线联盟”的票房分析师杰夫·波克在评价流媒体与传统电影院线之间的关系时曾说:“这是保守派和革新派之间的角力。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人们的娱乐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院线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受众群体在互联网与媒介交融的刺激下转向了更为自由的娱乐方式,市场驱动下笨重的排片模式与单一的媒介输出已无法适应观众多样化的娱乐需求。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这一问题被无限放大,至今大型连锁影院始终在为生存而战。

“电影业习惯于克服危机。每隔10年或15年,电影产业就会面对一次新的威胁,但我们确实生存下来了,而且我们将永远生存下去。”瑞士连锁影院Cinevital的首席执行官埃德娜·埃佩尔鲍姆说。

这句话是对电影院运营韧性的强力宣言。

为了将观众留在电影院,美国的院线业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运用新技术将影院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官方数据统计,近年来美国院线3D银幕的数量已占银幕总数量的50%左右,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影院拥有3D银幕,意味着观众可以在影院中得到较别处更为极致的观影体验。

除硬件以外,观片模式上的创新也从未停止。以欧洲为例,在荷兰,创纪录的72家电影院现已成为Cineville订阅模式的一部分,该模式允许每月18.50欧元无限制地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以月卡自助模式运营的院线目前已拥有近十万名会员,而5年前,其成员影院仅43家,会员48000人。

西班牙则成功实行了“Cine Senior”计划,为老年电影观众提供票价折扣。西班牙也是提供文化通行证的几个欧洲国家之一,每年为部分年轻成年公民提供数百欧元用于观看电影等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奥地利电影院业主协会大力推广“Kinopass”计划,为影迷提供一张类似威利·旺卡的金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全球仅发行5张的金票,可以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那样的电影年票。

波兰Helios连锁影院的做法则更为“激进”些,其最新的努力之一是在当地球队客场比赛时转播足球比赛。影院负责人雅吉洛认为,在这种模式下,一旦年轻观众被吸引进电影院观看体育赛事,他们就会重新培养休闲习惯,回到电影院看电影。

“与我的许多同行不同,我不认为影院的受欢迎是因为银幕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多或椅子摇晃。我认为这一切都与故事和内容有关。”雅吉洛说道。考虑到这一点,Helios影院增加了对制片和发行等电影产业的前端参与。

“我相信电影放映公司最了解顾客想要和期望看到什么电影,”雅吉洛解释道。该策略似乎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覆盖38个国家786个城市、拥有3160块银幕的欧罗巴电影联盟,正在启动一项“新手训练营”计划,为放映专业人士提供更好的技能培训。其间举办的研讨会主题涵盖年轻受众的发展、受众数据收集、客户关系管理和忠诚度计划等。

联盟首席执行官法蒂玛·朱默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即使在疫情最黑暗的日子,对放映商也有好处——许多人利用关闭的机会翻新电影院,利用这段空白期重新思考自己的做法,因为他们必须采取措施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她说。去年,欧盟委员会向欧罗巴电影联盟的预算拨款150万欧元。

瑞典第二大院线Svenska Bio的首席执行官兼瑞典电影放映商协会主席彼得·福恩斯塔姆认为,“整个行业以一种我很多年都没有见过的方式团结在一起,为吸引观众重返影院而努力,共渡难关”。

“电影”的融合演进与“院线电影”的生死存亡,已是不同概念。电影院或许最终会消失,但电影仍在

去年6月,美国娱乐业的一笔交易引人关注——索尼影视娱乐公司收购了美国阿拉莫院线,这是“派拉蒙判决”被终止后,好莱坞大制片厂重返院线领域的首个案例。

1930年代,派拉蒙、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与雷电华等5家电影公司完成了对制片、发行与放映的垂直整合,生产了美国九成的影片,控制了近八成的首轮影院。1948年5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派拉蒙等公司在反垄断诉讼中败诉,大制片厂陆续出售影院业务,结束了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的“黄金时期”。2019年,美国司法部提起对“派拉蒙判决”的终止动议,2020年8月,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批准该动议,在两年过渡期后,制片厂将被允许收购院线。

“派拉蒙判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70多年间,院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变,此次收购也被认为是电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索尼选择阿拉莫院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后者的规模一直不大,最高峰的影院数量是2020年的41家,以银幕数计,在北美市场排名第12位,覆盖全美25个城市。体验性强是其始终坚持的独特商业模式。

首先是特色的餐饮服务。作为北美最早提供餐饮服务的院线之一,阿拉莫院线的电影院座椅前配有餐桌,菜单上有食物和酒,有时会策划电影主题套餐,鼓励观众提前半小时到影院点单。熟客们不仅会问最近放映什么新片,还会问菜单上有什么新品。

其次是制定并遵守严格的观影规则。为了营造不被打扰的观影环境,公司网站列有观影行为准则。放映前没有广告,放映中不能迟到、交谈和发信息。2011年6月,一名观众看电影时发短信,工作人员在两次警告无效后将其请出影院,且没有退款。

最后是举办多样的主题活动。比如,2015年12月院线配合新片上映策划《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观影马拉松比赛,获胜者获得了专属命名座位和7年的影院会员资格。2019年9月放映《小丑回魂2》时,鼓励观众扮成小丑观影等。其创办的奇幻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的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聚焦恐怖奇幻、科幻和动作等类型,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标签。

近年来,“影院优先”还是“数字优先”,成为电影业新的讨论热点。索尼的收购无疑表达了自己的选择。作为线下娱乐的重要场景,索尼看重的是阿拉莫院线可以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历史积累和优质的无形资产,后者的400万会员也将成为其线下娱乐布局的全新流量入口。

目前,索尼已经明确表示,将通过新成立的影业体验部门管理影院,并保留其品牌、餐饮业务以及奇幻电影节。

随着疫情的结束,电影公司重新考虑,完全绕过影院放映(并放弃票房收入)来增加流媒体平台的播放量是否值得。

派拉蒙影业的《壮志凌云2:独行侠》(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和环球影业的《侏罗纪世界3》(全球票房超过7.5亿美元),让制片公司再次认识到了院线独家窗口的价值。影院窗口提升票房的同时,也为其后流媒体平台的发行建立报价的口碑。对扩大电影产品声量来说,不再零和,指向双赢。

接下来,便是电影公司和放映公司在影院窗口期的最佳长度上进行研究和拉锯。

现在美国业内的共识是,影院上映和在流媒体平台放映之间的窗口期通常约为45天,此前则为90天。

但法国和意大利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两个在欧洲最大的票房市场,关于窗口期的博弈,在电影制作方和旨在扶植本土院线的政府之间暗流涌动。

网飞承诺每年在法国本土独立电影上投资约4500万美元。作为交换,它将获得更短的影院独家窗口期,并且15个月后即可在流媒体平台上线他们在法国影院上映的电影。

而迪士尼曾一度“威胁”,若不改革高度限制性的电影发行规定,旗下所有大片可能绕过法国影院,直接在自己的流媒体平台Disney+上映。

意大利此前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法。获得政府资助的电影必须遵守严格的窗口期规则,影院和在线放映之间的间隔为90天。但对于非意大利电影,发行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的。

例如,奥斯卡获奖影片《犬之力》和保罗·索伦蒂诺的《上帝之手》都是网飞的作品,在意大利影院上映几周后,便在流媒体平台上播出了。

不过,近期,意大利决定改弦易辙,规定所有电影必须有90天的影院独家放映窗口期,希望重振当地影院放映产业。

旁观影院为生存而战之际,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无论流媒体带来的是体验上的“可替代”、技术上的“破坏性”,还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观众观看的始终是电影内容,而“院线”与“非院线”的区别仅在于观看体验。

当院线通过政策法规、行业抵制来保证影院发行窗口期及相关利益,而非以自身魅力让观众“用脚投票”,逐渐式微的便是影院体验而非电影内容。

站在历史的长期发展维度来看,也许电影生发于电影院,但“院线电影”已不能概括“电影”的全部。

正如“胶片”(film)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一样,“电影”(film)的融合演进与“院线电影”(theatrical film)的生死存亡,已是不同概念。电影院或许最终会消失,但电影仍在。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