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2025年2月6日)可能是电影行业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正在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9天后,其票房已经逼近国内影史票房第一,超过58亿已经板上钉钉,根据最新预测,它的最终票房可能会达到87亿元,换算成美元的话大概是12亿美元。
好人长安君原创作品
今天(2025年2月6日)可能是电影行业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正在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9天后,其票房已经逼近国内影史票房第一,超过58亿已经板上钉钉,根据最新预测,它的最终票房可能会达到87亿元,换算成美元的话大概是12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人可能会说全球票房最高的二十部电影最少也得13亿美元(《死侍与金刚狼》,2024年上映,最终票房为13.38亿美元),而最出众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更是高达29.23亿美元。
照这么来说,12亿确实不够看。
但这样比较的人很显然不太了解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在发行、上映上的天壤之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好莱坞或者说美国影视资本对全球电影行业的统治力,甚至远甚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优势。
可以这么说,好莱坞的发展与繁荣,直接扼杀了大多数后进国家在影视行业寻求突破的可能性,同时在美国对流行文化全球话语权的争夺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直至今日,这种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就比如说电影票房,比如2024年上映的一部按照套路拍好、毫无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美国漫威电影《死侍与金刚狼》,因为它的出生地是好莱坞,因为有着遍布全球的宣发渠道与影院资源,它的票房就能轻松达到13亿美元,当然这里指的是全球票房。
有人可能觉得美国电影的全球票房之所以好,跟我们国内电影一样都是国内票房占比最高,但实际并不是。我们可以把加拿大和美国的票房合并,业界称之为“北美票仓”,拿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阿凡达》来说,它的总票房达到了29.23亿美元,但是它的北美票房为7.8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57亿元,刚刚被哪吒2超越)。而北美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就是最牛逼的人拿着荧光棒在那儿击剑的那部电影,它的北美票房为9.35亿美元——还没有站上10亿的量级。
从这个角度看,你就知道《哪吒2》即将创造一个怎样的神话?它可能会成为全球唯一一部在单一电影市场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电影,而且遥遥领先。
那么这样的一部电影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有可能是中国电影打破自身“命运桎梏”的一部关键作品。
谈起中国电影,大部分人都觉得我们封闭保守、固步自封,严格的审查制度是中国电影头上的紧箍咒,也是电影作品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愿意回顾,就会发现电影审查制度实行多年以来,中国从不缺少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时我个人认为,电影审查制度实际上保护了我国孱弱的影视文化产业链,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这些没有领教过外来价值观冲击的普通人:如果我们采取的是跟日韩一样的电影审查制度,那么或许我们会有更多直面人性、鞭挞社会的电影佳作,但是也必然会因为这些“出格”的文艺作品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说白了,在中国电影真正成长起来之前,规则是必须的,没有规则或者一味地学习西方淡化规则反而意味着毁灭。
从疫情之后,或者说从我看到像《我不是药神》、《沉默的真相》、《流浪的地球》、《封神1》、《哪吒2》这些影视作品集中出现开始,我认为中国电影的羽翼已经逐渐丰满,它已经具备了跟好莱坞在电影作品上正面竞争的资格。
《哪吒2》的出现,验证了中国电影已然成为全球电影行业的重要一极,好莱坞不再能像十年前一样在全球娱乐文化市场予取予求、所向披靡,中国电影会成为冲击好莱坞“影视霸权”的关键力量之一,而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中国电影背后的支撑性力量,伴随着电影的出圈让世人看到真实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好莱坞和美国舆论塑造下的“中国文化”。
除此之外有一个变数就是中国社交软件TikTok和小红书的“出圈”,有可能会为哪吒的全球爆火提供一个机会。也许哪吒2依然很难在大银幕上获得如同美国电影的待遇,但借助社交平台,也许哪吒能够有机会走红欧美网络,为中国电影后续的优秀作品出圈创造一个更友好的环境。
我相信它会成为中国电影在全球“破冰”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甚至可以再拔高一下它的意义。
哪吒在电影中的形象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口头禅是“若命运不公,我就跟它抗争到底”。
如果列位熟悉这部电影的导演饺子,应该就知道他的成名作《打,打个大西瓜》,简单来说那是一个政治隐喻动画,把西方人的嘴脸刻画的淋漓尽致。从这部早期作品到现在这部哪吒2,可以说饺子的一个很朴素的世界观从没有变化过——“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压迫着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普通人。”
在那部早期作品中,普通人对强权者强加命运的抗争就是避世。但是到这两部哪吒的时候,饺子似乎找到了另一个答案——“我不接受命运的摆布,也不会按照强权者制定的规则去自我牺牲、成全他们的大局为重,我要成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哪怕粉身碎骨,我也永远不会妥协。”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电影里的申公豹可能比哪吒更能引起我们的共情,毕竟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缺乏话语权的弱势群体,但这种共情不足以创造出票房神话,归根结底还是哪吒。
如前所述,导演饺子的首部作品有着很强烈的政治隐喻,而这部哪吒2实际上也存在政治隐喻,只不过这一次,哪吒、申公豹乃至于东海龙族所象征的是东大,是我们每一个为了中华之崛起而拼命的普通人,所谓的神仙妖怪之争,其本质是霸权主义者与反抗者之间的对峙。
我们不想再被那些自诩照世明灯高高在上的神仙们掌控命运,我们想走出自己的路。
如果你用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电影,你会发现那些阐教仙人的嘴脸像极了某国,而哪吒和龙族的反抗有些像我们,比如我就想起了前两年杨主任那句掷地有声的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想起了耿爽在联合国对美国代表的那句话——”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样子。”
为什么这部电影如此火爆?因为本质上它是一部带有政治隐喻又恰逢大国崛起时机的爽剧。
情绪价值给的这么足,不火都不行。
我认为在外宣上,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对外输出,我们应当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和学习这种反抗精神,尤其应该让美国知道中国之所以有今天,它所拥有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再抽离出影视行业和文化层面谈谈它的意义。
其实一部优秀电影对国家的价值有限,就算它全球票房一百亿,又能如何?但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象征。
过去的2024年一直到今天,在这将近四百天里,有几件事情在全球范围引发了热议:第一,《黑悟空》的发布,中国在3A游戏领域惊艳了世界;第二,TikTok被立法针对,封了又解封,它再一次证实了中国在软件领域的实力,以及美国对此的深深忌惮;第三,新年到来之际,Deepseek的全球爆火,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一句话概括,相当于一把火烧到了美国的后花园。当然还有更炸裂的事儿,比如说六代机什么的。
说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很简单,中国已经成为事实性的大国,并且中国依然在以超出西方国家固有认知的速度进行着全方位的实力提升。
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存在着这样的基础认知:整个世界被美国引领,在经济、金融、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美国几乎都以绝对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制定规则,掌控游戏,既当裁判又当玩家,谁不服就把谁毒打一顿踢出去。
但是这个认知正在被颠覆。
我们逐渐丰满了羽翼,逐渐获得了能够与这个游戏流氓分庭抗礼的力量,我们不再甘于成为美国主导的这个荒唐游戏里命运被掌控的“棋子”,我们希望命运由自己掌握,不被指手画脚。
实际上我们已经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只不过包括美国在内,甚至包括你我在内都还没有更新自己的认知。
所以我说哪吒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我们正在由“强”转向“盛”,象征着我们国家将在更多领域出现突破,象征着这个世界运行许久的底层逻辑正面临彻底的瓦解与重构。
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与有荣焉。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