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2》预期票房将超过100亿,为什么能这么火爆,除了精良的特效和制作,还有讲好了一个三观正确的故事。所以不是电影市场没落了,也不是观众没水平没审美,而是有些导演的水平和价值观出了问题。
《哪吒2》预期票房将超过100亿,为什么能这么火爆,除了精良的特效和制作,还有讲好了一个三观正确的故事。所以不是电影市场没落了,也不是观众没水平没审美,而是有些导演的水平和价值观出了问题。
这让我想起同样是动画类的电影,在2024年底上映的《雄狮少年2》,在第一部把广东人设计成眯眯眼,被网友和观众强烈质疑后。第二部的上映,不仅延续了眯眯眼的设计,还把眼距拉宽了,感觉就是怎么不顺眼怎么来。
我也不知道这个导演是觉得第一部的票房还不差(2.5亿),想要继续利用这个话题炒热度,还是为了迎合西方所谓“中国人的高级美”。导演这次在宣发上投入更大,虽然没有多少人看,但是抖音上有很多猛夸片子的人。
最终这部雄狮少年还是不出意外的翻车了,票房仅有8000万。《雄狮少年》入围了法国里昂电影节,并被该电影节的西方人盛赞是“东方人物形象典范”。电影的画师在被采访的时候,还非常委屈的说道:“我们难道不是长这个样子吗?”
至少在我身边,还真没见过几个广东人是长着眯眯眼和宽眼距的。我不知道导演是从哪个真实人物得到的灵感,还是为了拿奖,故意迎合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回到《哪吒2》,可以看下敖丙的人物设计,明显就更符合一个正常人的审美。虽然在整个剧情中,做了一些人物浮夸的改造,比如丑丑的哪吒,胖胖的太乙真人,阴险的申公豹。但是并没人去批评,更没有人说丑化神话人物。
其实这就说明了,电影里面有没有夹带私货,观众心中都清楚的很,任你如何辩解,也没有办法抹掉。
眯眯眼的中国人形象,是源自于早期美国电影中的东方反派“傅满洲”,是美国“黄祸论”的艺术延续,故意把中国人的形象设计的丑陋和阴险,引起西方人的恐惧和排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关于当年的那段历史,春节档另外一部电影《唐探1900》有所提及。
那么明明是一个被歧视的中国人形象,为什么总是会有人会觉得这是“高级审美”,从来使尽全力去迎合西方的审美。
有一个比较巧合的事情,《雄狮少年》的导演是毕业于清华美院,而清华美院之前就因为一个“眯眯眼”时装毕业设计被广泛质疑。
我们当前的设计和艺术,受到了大量西方思想的影响,高等学府自然是与国际接轨的,但是在拿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后,也带进来一些糟粕。而这种眯眯眼的设计,就是西方对中国歧视的产物,从而也被一些老师或者学生带到了国内。
随着中国不断的崛起,我们已经没有对西方审美和价值股的无底线崇拜了,更相信自己的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如果还有人拿着西方认为“高级”的东西,想在国内市场横着走的话,基本是不可能了。两个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就如《哪吒2》里面的台词一样: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要认为西方对我们曾经的侮辱和欺负是理所当然,更不要对自己的文化全盘否定。
来源:肥鱼商业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