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如果还要被喷,那国产电影就真的不能看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3 16:30 1

摘要:从《封神2》上映以来,在网络上就差评一片。按照小编原计划,这是春节档唯二要看的影片,观影过后第一感觉是此片虽难言完美,但也绝对不像网上喷子贬得那样一无是处,与之前上映的《封神1》相比更谈不上有下滑可言。

从《封神2》上映以来,在网络上就差评一片。按照小编原计划,这是春节档唯二要看的影片,观影过后第一感觉是此片虽难言完美,但也绝对不像网上喷子贬得那样一无是处,与之前上映的《封神1》相比更谈不上有下滑可言。

电影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改编,既然是改编就不可能按照小说原封不动的拍摄,如果是那样可能电影需要拍上十部才能把故事叙述完整了。小编认为就故事改编而言,封神前两部是有可取之处的,单与同期上映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相比,可以说是高下立见。

《封神1》中最大的改动就是质子团。应该说这个团体的存在很好的将故事发展串联了起来,从攻打冀州城,到殷寿的弑父杀兄,又到四大诸侯被诛,再到殷郊被斩姬发反出朝歌。影片用质子开启了封神故事,同时也表现出了妲己的妖媚和纣王的残暴。而这条线又为《封神2》埋下了一条伏笔,殷郊与姬发前片中结下的情义,让他在重生后加入了西岐的阵营。

影片中给姬发加戏不少,在小编看来这称得上是一处妙笔。封神故事主体是“武王伐纣”,纣王代表的是凶残的暴君,那武王自然代表的就是正义化身的明君。而原著中,姬发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基本就是姜子牙率兵打仗,杨戬、哪吒等各显神通,说周武王就是个打酱油的傀儡君主也不过分。影片从第一部就赋予了姬发更多的人物棱角,到了第二部更是身先士卒,与西岐战士们如兄弟般并肩上阵。这样才彰显出一位有道明君的风范,也让人物更加丰满更具主角光环。

《封神2》中被吐槽较多的,是姬发与邓婵玉的爱情线,小编以为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原著中邓婵玉是随父邓九公出征,阴差阳错的嫁给了土行孙。试问这样的情节有必要出现在电影里吗?这样的细节在小说里太多了,像黄飞虎反商、哪吒闹海、张桂芳讨伐西岐,还有商容、费仲、殷洪、李靖等等的人物,受电影时长有限将其舍弃,亦不会对故事有太大影响。

而如小编前文所诉原著中姬发的笔墨本就不多,感情线更是一带而过。影片保留了邓婵玉这样一位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或许是考虑到没有爱情戏份是一种缺失吧,编导设计给邓婵玉与姬发牵上了红线。此一节小编是能接受的,至于有网友觉得不妥,在下也是无法反驳的。但值得称道的是,邓婵玉在影片中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外形上迎风飒爽,内心底正邪分明,她的风头在本片中可以说是一时无两。

再有受到争议之处,是元始天尊率领的十二金仙为救殷郊一命法力尽失这处细节。在原著中,或者说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中,神仙救凡人一命可能就是挥一下手的事。本片的确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神仙法力。小编认为,这或许是为了后续殷郊法力高强的人设,再有就是为到第三部中西岐对抗有通天教主助阵的殷商,将遇到苦难重重而埋下伏笔。小编认为如果你按照原著去看这部影片,那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天差地别,但如果你抛开对原著的认知,只看电影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逻辑问题。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就编导而言只是借用原著的故事蓝本,一定会加入自己的想法,成败与否就是看改编后的故事逻辑是否合理。《封神2》的改编,删减了很多细节,又加入了感情戏份,但神幻色彩和惩恶扬善的主题却未受影响。

至于殷郊在片中的特效造型,小编也觉得是美中不足之处。但影片在场景设置、人物造型、战争场面等方面,已经可以说是国产电影中的翘楚了,与《封神1》系一脉相承延续了影片的优良品质。看完本片,小编得出一点心得,今后网络上的影评真心不必再作为参考,在时下的自媒体时代,发声者的言论多是另有企图绝非客观阐述事实。

电影《封神》系列的主创团队,能将我国的古典名著精心打磨搬上银幕,本身就是值得称道的,国产神幻电影拍成这样,如果还要吹毛求疵地去贬低去挑刺,那国内观众或许就只能崇洋媚外的去追逐好莱坞的科幻片了。

来源:笑书神侠的快意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