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时,全程使用35毫米胶片,拒绝使用数字摄影机。他曾对《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表示:“胶片是捕捉光线质感和张力的最佳方式。” 此后,他一直拒绝使用数字摄影机。
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时,全程使用35毫米胶片,拒绝使用数字摄影机。他曾对《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表示:“胶片是捕捉光线质感和张力的最佳方式。” 此后,他一直拒绝使用数字摄影机。
诺兰
任何在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期选择胶片而不是视频的导演,即使没有使用我们当前的技术进行分辨率提升,仍然可以展示他们精美的电影摄影作品。
指环王拍摄现场
比如《指环王》和《霍比特人》同样的故事叙述线和场景,用胶片拍出来的指环王就显得好看,而《霍比特人》光鲜亮丽却不如指环王的画面更有沧桑感。
指环王在视觉上经久不衰的部分原因是采用胶片拍摄,这使得合成的数字元素看起来更加真实。 《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有很多问题,但我认为从视觉效果上来说,数字录制确实让它差点意思。
我认为胶片有一种永恒的空灵之美,这是数码技术通常无法复制的。 也有一些视觉效果惊艳的数码电影,比如《007:大破天幕杀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所以我认为这是“氛围”与“流行”之间的较量。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 胶片营造氛围,数码营造“流行”效果。当然,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在 40 年代的电影中两者都有很多,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全部优缺点。 梦幻般的 vs 精准的乔治·卢卡斯是数码相机的先驱——作为一名艺术家,导演可以根据剧本、摄影师和叙事自由选择表达方式,但数码摄影并不逊色,它只是艺术家工具箱里的又一支画笔。
乔治卢卡斯和星球大战系列
现在,数字电影摄影机在技术上已经超越了胶片。如今,拍摄胶片的唯一原因就是追求美学效果。
来源:被辞退的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