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侯麦的电影的确值得认真去看,反复回味,像一杯红酒,每当不想写东西也不想创作时,打开侯麦的电影总是会一惊一喜又有了年轻的那种冲动。侯麦的电影可以多角度地去解读去评论,可以写成日记、散文、诗歌,也可以带上理论、哲学、心理学去评价一番,因为电影精彩所以关于侯麦好看的
侯麦的电影的确值得认真去看,反复回味,像一杯红酒,每当不想写东西也不想创作时,打开侯麦的电影总是会一惊一喜又有了年轻的那种冲动。侯麦的电影可以多角度地去解读去评论,可以写成日记、散文、诗歌,也可以带上理论、哲学、心理学去评价一番,因为电影精彩所以关于侯麦好看的文字必定不少。如今第二次看令侯麦闻名于世的“一夜情”故事只想记录下一些随想。
《慕德家一夜》CC版海报
冬天的故事
这又是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侯麦在他的电影中总会恰如其分地去展现环境,这也是作为新电影不同于古典的、好莱坞的一点。我们不会再被摄影棚欺骗反而是得到一种生活中诗意的真实。就在慕德家的那天晚上,路易斯和维达尔围在慕德的床边,三个人吞云吐雾使屋子里烟雾缭绕,慕德让维达尔去打开窗户,维达尔打开窗子时说:“下雪了”于是镜头就对准窗外。对面是住宅楼零星的灯火,我们看见雪花懒散地飘落。维达尔说他不喜欢雪,那是小孩子的玩意。这个镜头定格了有几秒钟,影片的节奏也在这里得以喘息,我们知道路易在慕德家的那夜是大雪。因为大雪,路易没能回家;因为大雪,路易和慕德才能围炉夜话,聊了那么多关于宗教、信仰、命运与爱。
《冬天的故事》海报
影片中的大雪还有很多,在路易与弗朗索瓦丝搭讪的那天,路易在冰天雪地的街道上穿着毛衣足足站了有一会;而路易和弗朗索瓦丝争吵后相拥的那天,他们身后也是被雪覆盖的城市,天空中仍然飘着雪花。这不禁使我想到侯麦四季故事中《冬天的故事》。《慕德家的一夜》与《冬天的故事》在内容上也是有着不少联结,如果说《冬天的故事》描写得是一个非常“轴”的女孩的故事,那么《慕德家的一夜》则打开了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两个故事都是关于信仰与爱,而恰恰在这两部作品中也都充满了关于宗教的探讨。好在善良的侯麦让这两个拥有信仰的男女在故事的最后都获得了心中的爱。
爱情是永恒的
直接点说《慕德家的一夜》告诉我们“一夜情”的故事任何时代都有,忠贞的爱情任何时代都难得,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太糟糕了才会满屏充斥着“约炮”的信息。只不过过去的忠贞会穿上宗教或“礼义廉耻”的外衣,如今的忠贞只能是一种自我反思下的道德抉择。路易是一个在外人看来活得很拘谨的人,他一方面反对帕斯卡的那种宗教禁欲思想,一方面又想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否定维达尔说他是一个詹森主义者,心中却也认为命运自有安排。
《慕德家的一夜》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二人共处的那个夜晚了,再加上走之前的维达尔,三个人的谈话都并不直接。路易是帕斯卡的反对者,维达尔认为路易不应该反对帕斯卡,慕德是一个共济会、犹太人家庭,可以说三者的身份各不相同,因此话题也十分有趣。在慕德与路易共处的那段时间更多的是谈论爱与信仰。此刻路易内心对慕德的纠结不过是在教堂遇到的那个金发姑娘,就像他说的“如果你真的爱那个女孩,你就不需要和另一个女孩睡觉。”
他觉得他此刻的所为是对金发姑娘的“不道德”,即使他们还未相识。在路易眼里,就应该好好爱一个女孩,对其他人连柏拉图式的那种恋爱都不行。慕德嘲笑他说“爱情不是永恒的。”路易反驳“我的就是!”在慕德与路易谈论“一夜情”时路易一直回避这个话题,也没有谈到责任,慕德说他是个耻辱的基督徒,也是一个耻辱的花花公子,他真正担心的不过是他的面子而已。
就在夜晚退去的清晨,路易差一点就失去了他永恒的爱情,和慕德发生不忠行为,但慕德拒绝了他,路易也坚定地离去,也许是因为这一次的表现才让他更加坚定:“女人总是帮助他道德进步,爱情是永恒的。”也是因为在慕德家的那一夜,让他再次遇见弗朗索瓦丝时有勇气主动搭讪。
城市的偶然性
侯麦最喜欢讲偶然,在后来的《夏天的故事》里也有关于偶然性的描述。《慕德家的一夜》也在讲偶然,这里的偶然是帕斯卡说的数学概率,是路易与弗朗索瓦丝街道上的偶遇,也是影片结尾的巧合。侯麦还喜欢将偶然性与城市结合起来,这部影片里的城市是克莱蒙小城,在影片开头导演就用装置在车前拍的移动镜头跟随路易的视角展现了这个法国小城的街道。
这是新浪潮的拍法,真实、自由且随意。想到在《面包店的女孩》中男主计算着每一次能和心仪女孩擦肩的概率,因为城市不大所以他们有很大的机率再遇见。《慕德家的一夜》的克莱蒙也是一样,侯麦让路易在街角和弗朗索瓦丝相遇,就像《冬天的故事》中菲丽茜和查理最后在巴黎的公交车上相遇。《人约巴黎》中侯麦更是分别用三个小短片去讲述发生在巴黎的奇妙约会,有时我甚至会想是不是法国的街道狭长、空间狭小才能在同一条马路上两次遇见同一个姑娘,于是所有相爱、误会、道德、伦理才在城市空间发生。
侯麦镜头下的城市真的都很小吗?电影里的主人公也在反复说“城市太小了”。但也正是这种小城市才为侯麦探讨的偶然和伦理道德制造条件。
结尾也是偶然的,五年后海边三人的相遇让路易没想到弗朗索瓦丝就是慕德丈夫的情妇。这是偶然也是路易的必然,他坚信的只是一种关于爱的信仰,而现实在他在弗朗索瓦丝家中翻到的那本帕斯卡的书时就已经成为定局。书的第一页就是“关于无神论的争论——真实和虚假的转变”。
来源:深焦精选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