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里的经典台词,用来形容当下中国电影的处境,再贴切不过。
文 |有风
编辑 |有风
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
这句《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里的经典台词,用来形容当下中国电影的处境,再贴切不过。
2025年金鸡奖颁奖典礼刚过,宋佳凭借《好东西》第二次拿下影后桂冠,却把中国电影推上了风口浪尖。
宋佳的演技确实没话说,但问题在于,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拿下金鸡奖了。
2013年她凭借《萧红》击败章子怡的《一代宗师》和颜丙燕的《万箭穿心》,就已经引起不小争议。
这次又凭《好东西》战胜咏梅的《出走的决心》,网友们不买账也情有可原。
毕竟,谁让张艺谋导演是本届评委会主任呢?巧的是,宋佳正好主演了张导的新片《惊蛰无声》。
这种巧合,难怪大家会多想。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好东西》这部片子不仅让宋佳拿了影后,还包揽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女配角等多个大奖。
这"一镜到底"式的获奖,怎么看都有点太刻意了。
本来想夸夸金鸡奖越来越专业,结果看到这份获奖名单,我只能说,这水也太深了点。
评审机制的问题还不止这些,陈思诚和戴墨凭《唐探1900》拿了最佳导演,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要知道,《唐探1900》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6.4分,观众评价两极分化。
有人说这是"唐探宇宙"的新高度,也有人吐槽剧情简单、推理敷衍。
相比之下,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口碑明显更好,结果却没能获奖。
如此看来,金鸡奖的评审标准,怕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
最让人无语的是祖峰的提名突然被取消,本来他凭借《家庭简史》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结果颁奖典礼当天,名字突然从名单上消失了。
组委会也不给个解释,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人除名了。
这种操作,难怪网友会说这是"程序黑箱"。
还有个事儿不得不提,就是那些还没上映的电影居然也能提名。
《岁岁平安》《阳光俱乐部》这些片子,普通观众根本没机会看,评委们就敢直接给提名。
段奥娟凭一部没上映的电影就敢去争影后,这让那些辛辛苦苦拍电影、努力争取上映的人情何以堪?
虽说金鸡奖想扶持小成本文艺片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么搞,不是明摆着让大家质疑吗?
现在的中国电影,好像越来越不接地气了。
这边金鸡奖搞得热热闹闹,那边观众却用脚投票,转头去看微短剧了。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用户规模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这个数据真是打了不少电影人的脸。
为什么微短剧这么火?很简单,人家懂得抓住观众的心。
"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冲突,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
这种节奏,谁能顶得住?反观现在的一些电影,不是讲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就是搞些不知所云的艺术表达。
普通观众想看个轻松愉快的故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就拿雷佳音来说吧,本来在《人世间》里演得挺好,结果到了《逆光人生》里,演个快递员居然住着精装修大平层,开着新车。
网友们都笑称这是"中产版底层",这种脱离现实的角色塑造,怎么可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更何况雷佳音还老在综艺上晃悠,从"接地气"变成了"人生导师",观众不反感才怪。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电影都这么让人失望。
《长安的荔枝》就挺不错的,用一个古代故事讲透了现代人的职场困境。
马伯庸11天写完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居然这么受欢迎,说明好故事还是有市场的。
导演曹盾说他们想呈现一个"观众熟悉的长安",这种接地气的创作理念,值得很多电影人学习。
《浪浪山小妖怪》也挺有意思,用小猪妖这些"无名之辈"当主角,反而戳中了普通人的痛点。
这说明什么?说明观众想要的不是什么宏大叙事,而是能反映自己生活的故事。
可惜的是,这样的作品在金鸡奖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如此看来,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困境,首先得把评审机制好好改改。
至少,参评影片得先上映吧?让观众也能看看,到底值不值得拿奖。
评委名单也该公开透明,别搞得跟秘密社团似的。
还有,别老盯着那些文艺片不放,商业片也有好作品啊。
其次,电影人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为什么微短剧能火?因为人家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电影要是再这么脱离现实,迟早会被观众抛弃。
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少讲些空洞的大道理,这才是正道。
最后想说,中国电影不是没有希望。
只要尊重观众、贴近现实、勇于改革,还是能重新赢回大家的心。
毕竟,谁不想看到中国电影真正"国富民强"的那一天呢?
只是现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有风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