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烊千玺《狂野时代》上映三天,退票率高达14.8%,票房预测从2.2亿降至2亿左右。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上映三天,退票率高达14.8%,票房预测从2.2亿降至2亿左右。
而肖战新片《得闲谨制》尚未上映已被预测20亿票房。
11月22日,毕赣执导,易烊千玺、舒淇主演的《狂野时代》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这部曾在戛纳电影节获主竞赛单元“特别奖”的艺术片,映前预售票房高达1.21亿,彰显了易烊千玺的票房号召力。
然而上映后,影片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首日退票率近15%,豆瓣评分仅6.5,票房高开低走,次日便暴跌50%以上。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11月22日上映首日,《狂野时代》的退票率高达14.8%,退票人数超过15万人次。
这一数字在业内实属罕见。次日,该片退票率仍保持在10.9%的高位。
《狂野时代》以六个章节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思维的精神元素,讲述人类不再做梦的未来世界中。
“迷魂者”(易烊千玺饰)沉迷梦境幻觉,被“大她者”(舒淇饰)潜入意识寻找的故事。
影片中,易烊千玺一人分饰五角,从佝偻的怪物到民国少年,从还俗僧侣到中年骗子。
这种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密集的隐喻符号,以及对“梦”与“记忆”的哲学化表达,让影片成为资深影迷的狂欢,却筑起了与大众审美之间的高墙。
但是,文艺电影是影迷的盛宴,却成了大众的困惑。
在资深影迷与影评人眼中,这部横跨世纪、以五感为脉络的作品堪称“神作”。
凤凰网院线经理评价该片是“懂者沉醉,观者沉睡”。
然而在普通观众视角,评价却高度统一。
许多观众观后表示“看得云里雾里”、“全程不知道在讲什么”、“没有一秒是看懂的”。
这种认知分裂直接体现在评分上:影片豆瓣得分6.5,其中给予三星评价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4.8%。
影评人冼豆豆直言:“160分钟的电影,我硬是看出了6小时起步的观感。
我不是专业影迷,确实是没看懂,也不存在什么信息差或感受的问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大V罗永浩在自己的微博中对该片进行了“强烈推荐”。
“作为一部文艺片,你可能也会看到一些所谓‘看不懂’的部分,但这不重要”。
但是,电影如果看不懂,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
《狂野时代》并非毕赣导演第一部遭遇此种境地的作品。
2018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曾凭借“零点跨年”的营销噱头创下2.61亿首日票房,次日却暴跌至1139万,猫眼评分低至3分。
如今《狂野时代》的轨迹与彼时如出一辙。
从《路边野餐》开始,再到《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毕赣始终执着于电影语言的艺术探索,却屡屡在市场认知上遭遇滑铁卢。
《狂野时代》的争议,终究是艺术表达与大众审美之间的一场对话。
有评论认为,文艺片就该回归“小众”。
铺天盖地的宣传是用来吊观众的胃口,有能力抓住观众,却没有能力留住观众,这也是片方自己的问题。
《狂野时代》是易烊千玺荣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后的首部主演作品。
这位年仅24岁的演员,已然刷新华语男演员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年龄最小纪录。
然而,艺术成就与票房表现似乎并不完全正相关。
截至11月24日,《狂野时代》累计票房为1.24亿(其中预售1.21亿),粉丝效应明显,但路人盘不足。
猫眼的最终票房预测也从2.2亿降到了2亿左右,与最初的市场期待相去甚远。
有业内人士分析,易烊千玺团队似乎有个硬性指标,就是预售必须过亿,但这种操作可能导致上映后各种数据极其不正常。
当《狂野时代》余力不足时,另一部影片《得闲谨制》却未映先热。
这部由正午阳光出品,孔笙导演,兰晓龙编剧,肖战、段奕宏、廖凡、祖峰等主演的抗战题材影片,尚未定档已预测票房20亿。
《得闲谨制》改编自兰晓龙的原著《宜昌保卫战》,以鄂西会战为背景,分为南京沦陷、宜昌失守,再到石牌胜利三个阶段。
肖战饰演的莫得闲是钳工,从逃亡的小人物,变成了百姓中的领头人,带领大家用自制武器英勇抗日。
这是孔笙与兰晓龙继《生死线》15年后的再度联手,加上侯洪亮总制片、韩三平监制,配置堪称顶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正午首次在作品还未播出时,就直接与流量明星二搭。除了电影,肖战与正午还合作了《谍报上不封顶》。
今年春节档中,肖战与徐克合作的《射雕英雄传》全面扑街,票房惨不忍睹。
按照《得闲谨制》的配置来看,肖战迫切需要这部影片“一雪前耻”。
不仅在剧圈早已成为超一线,肖战也期待能在影圈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肖战是流量演员出身,可他在同龄流量小生中,实力被认为是断层的存在。
能在大众对“流量”二字有些偏见的当下,依旧可以抓住大部分观众的心,肖战的前景被业界看好。
当易烊千玺在艺术电影中探索,肖战在主流作品中转型时,王一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这位顶流艺人已经半年没进剧组了,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赛车事业上。
2024年10月,他跨界参加GT3职业赛车比赛,与职业车手方俊宇搭档,首秀即获亚军,次日夺冠,成为国内首个GT3赛事冠军的跨界艺人。
乐华内部人士透露,王一博现在对流量艺人身份“兴趣缺缺”,接戏标准严苛到“给十个亿都不演烂片”。
王一博的个人IP纪录片《探索新境》第二季即将上线,他低调飞往新西兰拍摄,展现出与传统流量不同的发展路径。
易烊千玺、肖战、王一博作为内娱三大顶流,常被并列讨论。
但从票房表现来看,三人各有千秋。
易烊千玺因百亿票房被归为“超顶流”,常被排除在流量生评比外。
肖战以商业代言断层领先,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
王一博则手握香奈儿、LV等五奢代言,电影《无名》票房口碑双收,业内普遍认为其已转型电影赛道,脱离“95生流量竞争维度”。
有分析认为,肖战自带巨大流量,他的颜值不需要过多妆容修饰,就非常清爽阳光,符合大导的审美。
这几年他的演技也肉眼可见地有很大进步。
《得闲谨制》的出现确实比较重要。
当下主旋律题材不再吃香,流量明星扛票房能力备受质疑,又是正午的试水作品。
一旦大获全胜,中国电影市场或许将迎来全新洗牌。
《狂野时代》的争议,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电影市场的困境——艺术与商业如何平衡?
正如影评人王重阳所言:“虽然娱乐永远是影视产品的第一属性,但也需要尊重文艺电影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和叙事节奏,以及画面呈现。”
或许,不同类型的电影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文艺片就该有文艺片的评判维度,商业片则有商业片的票房追求。
业内人士分析,一旦《得闲谨制》大获全胜,中国电影市场或将迎来全新洗牌。
而易烊千玺的《狂野时代》即便口碑两极,但作为一部获得戛纳认可的艺术片,它已经完成了艺术探索的使命。
电影市场从不是单一赛道,无论是易烊千玺的艺术追求、肖战的商业转型,还是王一博的自由探索,都在证明中国电影市场正走向成熟与多元。
来源:夜半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