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藏海传》、《锦绣芳华》这样的现象级剧集横扫提名,把榜单大半席位收入囊中;一边是檀健次创下影视双提的纪录,朱一龙第四次冲击影帝,实力演员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第16 届澳门国际电视节与第 17 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金莲花奖” 提名名单一公布,直接在全网炸出了一片讨论声。
一边是《藏海传》、《锦绣芳华》这样的现象级剧集横扫提名,把榜单大半席位收入囊中;一边是檀健次创下影视双提的纪录,朱一龙第四次冲击影帝,实力演员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可另一边,范丞丞等流量演员的入围,却把 “奖项公信力” 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夸提名是 “实至名归”,有人吐槽 “这奖是不是越来越水了”,热闹得像开了场影视圈的 “辩论赛”。
先看电视剧领域,简直是现象级剧集的 “主场秀”。《藏海传》一出手就拿下 7 项提名,最佳电视剧、导演(郑晓龙和曹译文一起入围)、编剧(赵柳逸)、摄影,再加上肖战的男主角、张婧仪的女主角、黄觉的男配角,从制作到演员几乎全包了。
能有这底气,全靠实打实的数据撑着,在央视八套播出时,酷云平均收视 1.739%,是近五年古装剧的冠军;在优酷平台,热度直接冲到历史 TOP1;更厉害的是,这部剧还卖到了全球 190 多个国家,成了不少人嘴里的 “国剧出海标杆”。
有网友说,光看肖战在剧里的表现,提名就不亏:地下室发现父母痕迹时的干呕戏,把那种压抑的痛苦演得让人跟着揪心;雪夜独行的片段,不用台词,光靠眼神就把孤独感拉满,还被夸 “同期声台词封神”,这状态确实配得上提名。
另一部大热门《锦绣芳华》也不甘示弱,6 项提名在手,最佳电视剧、导演丁梓光、编剧张鸢盎、摄影(借了《国色芳华》甄宇的提名),还有杨紫的女主角,杨紫这次演的 “何惟芳”,确实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商战谈判时的气场,一开口就镇住全场;从只顾小家到心怀家国的成长弧光,细腻得能让人共情。更难得的是,这已经是她连续两年提名金莲花奖视后了,去年凭《承欢记》入围,今年又靠《锦绣芳华》再战,主流媒体都夸她 “演技细腻度越来越稳”,看来是把 “实力派” 的标签越贴越牢了。
视帝视后的竞争圈里,除了肖战和杨紫,还有不少熟面孔。男主角这边,于和伟带着《沉默的荣耀》、黄轩凭《命悬一生》、檀健次靠《猎罪图鉴 2》、李现借《锦绣芳华》入围,11 个人争一个奖,堪称 “神仙打架”。檀健次在《猎罪图鉴 2》里的 “沈翊”,早就成了观众心里的 “白月光”,被评 “从画骨到画心”,连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能精准传递。
女主角那边,闫妮的《小巷人家》、宋佳的《山花烂漫时》、李一桐的《书卷一梦》也各有亮点,每一个角色都有让人记住的地方,最后到底谁能拿奖,还真不好说。
电影领域的亮点,最先被注意到的就是檀健次。他成了这次提名里唯一横跨影视双赛道的演员,电视剧《猎罪图鉴 2》提名视帝,电影《被我弄丢的你》提名影帝,一下子刷新了金莲花奖的纪录。
在电影里,他演的 “白晓宇” 完全没了 “沈翊” 的影子,把都市爱情里的真实感演得淋漓尽致,有观众说 “看他和女主对手戏,就像在看身边人的爱情,特别接地气”。
而朱一龙则是金莲花奖的 “老朋友” 了,这次凭《东极岛》第四次提名影帝,之前已经靠《消失的她》和《负负得正》拿过两次奖,堪称 “影帝收割机”。这次和他竞争的,有黄轩(《蛟龙行动》)、雷佳音(《酱园弄・悬案》),都是演技派,不知道他能不能创下 “三夺影帝” 的纪录。
电影圈里还有个小高潮,是杨幂凭《酱园弄・悬案》提名最佳女配角。她这次演的 “王许梅”,有两场戏被央视认证为 “年度华彩镜头”—— 刑场前捶腹的惊恐戏,把那种绝望又不甘的情绪演到极致;最后 “死不瞑目” 的眼神,看得人心里一咯噔。有网友说 “没想到杨幂能把反派演得这么有层次,完全打破了之前的刻板印象”。
而《酱园弄・悬案》这部电影,更是横扫了7 项提名,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男女配角全占了,可偏偏赵丽颖没拿到女配角提名,让不少人纳闷:“她在片里的戏份和表现都不错,怎么就没入围呢?” 至今也没个合理的解释,成了提名名单里的一个小谜团。
不过,热闹背后,争议也没断过。最大的话题,就是范丞丞凭《小巷人家》“庄图南” 提名最佳男配角。虽然该剧猫眼数据显示有 14 亿播放量,导演张开宙还解释说 “这个角色就是要呈现喜剧憨感,范丞丞的表现符合要求”,但观众不买账。
有人吐槽他 “演技太呆傻,和角色人设完全割裂”,还有人翻出片段说 “他演的憨不是自然的憨,是刻意装出来的,看着尴尬”。更有人因为他的入围,直接质疑 “金莲花奖的公信力是不是下降了”,甚至调侃 “这奖干脆改叫金扫帚奖得了”。
关于奖项含金量的讨论,也跟着热了起来。有网友翻出金莲花奖的历史说 “以前刘亦菲靠《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两拿视后,朱一龙两夺影帝,那时候提名还挺有说服力的”,可现在部分提名 “标准模糊”,尤其是流量演员的入围,让人觉得 “是不是为了热度放宽了要求”。还有人说 “澳门的奖项本来影响力就有限,再这么折腾,以后更没人认了”,各种负面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仔细想想,金莲花奖从 2009 年创立至今,已经走过16年,由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协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涵盖电影、电视、纪录片,以澳门区花命名,本来是想打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影视奖项。
可这些年,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奖项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 既要兼顾作品的热度和观众的喜好,又要保证专业性和公信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争议。就像这次,现象级剧集撑住了 “专业性” 的场面,檀健次、朱一龙这些演员的提名让人看到了 “实力导向”,可流量演员的入围又触碰到了 “公信力” 的敏感点,怎么平衡,成了奖项主办方的难题。
说到底,观众在意的不是 “流量能不能入围”,而是 “入围的人有没有配得上提名的实力”。如果流量演员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演技,像杨紫、檀健次那样,靠角色说话,自然会被认可;可如果只是靠热度和流量 “混提名”,难免会被质疑。
而对于金莲花奖来说,想要提升影响力,关键还是要守住 “以作品和演技为核心” 的标准,别让 “争议
” 盖过了 “亮点”,毕竟只有经得起观众和行业的检验,奖项才有真正的价值。
再过不久,12 月电视节结果就要公布了,电影节的提名也同步揭晓,到时候谁能捧起奖杯,争议会不会平息,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但不管怎样,这次提名名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影视圈的一种状态:有现象级作品的爆发,有实力派演员的坚守,也有流量与实力碰撞的争议,而这些,都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希望最终的获奖结果,能给观众一个满意的答案,也给影视行业一个积极的导向 —— 好作品、好演员,才该是舞台的主角。
来源: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