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鸡奖排挤,国外奥斯卡排斥,狂揽154亿的《哪吒2》惹了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4 11:32 1

摘要:《哪吒2》这个154亿票房的“巨无霸”,竟然在国内金鸡奖和国外奥斯卡都遭遇尴尬。

“我已成佛,那件破袈裟不要也罢。”

《哪吒2》这个154亿票房的“巨无霸”,竟然在国内金鸡奖和国外奥斯卡都遭遇尴尬。

这感觉就像一个考了全校第一的学生,既没拿到三好学生,也没资格去参加国际竞赛。

《哪吒2》的票房成绩是实打实的奇迹。

全球狂揽154.46亿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吸引了3.24亿观影人次,意味着几乎每四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看过这部电影。

它是不折不扣的“全民电影”,是一座中国动画崛起的里程碑。

然而,“人红是非多”也伴随着哪吒。

在第38届金鸡奖上,这部现象级影片没有被提名最佳故事片,甚至连各种技术奖也一个提名都无,仅获得一个“最佳美术片”奖项。

更尴尬的是,颁奖时舞台上空无一人,导演、制片乃至片方代表全部缺席,最终奖杯只能由组委会转交。

对比半年前华表奖上的“特别贡献奖”,当时光线影业CEO王长田还亲自登台代领,而此次金鸡奖的集体缺席,许多人解读这是片方对奖项分配不满的“无声抗议”。

有网友统计,当届金鸡奖所有获奖影片的票房总和,远不及《哪吒2》一部电影的零头。

想想一个才拿出两部动画作品的年轻导演,收获的票房总数竟然比很多国内一线导演半生拍出来的电影票房总和还要高,对比非常讽刺。

电影圈也是有“规则”的,一部动画作品在某些评委心里,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动画片而已。

他们多年精心构筑起的电影围墙,是不允许有“异类”轻易攻防的。

11月22号,奥斯卡金像奖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公布2025年度符合资格参与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国际影片以及最佳动画长片三个奖项的竞选影片。

令人意外的是,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2》成功入围,而刚刚刷新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记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未在名单之列。

究其原因,如无特殊情况,则是发行方未报名或者未达到参评要求。

记得2月份《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美国上映的时候,都惊动了奥斯卡组委会,很多大佬都去看了,还邀请哪吒角逐奥斯卡。

如今却被奥斯卡拒之门外,实在太意外。

于是很多人就议论纷纷,甚至不少人嘲讽,说哪吒的154亿票房只是中国观众的自娱自乐,去奥斯卡根本评不上还丢人。

还有人指出哪吒不能参与奥斯卡是因为很多画面都是动捕动作指导。

只能说,当有人想喷你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11月2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动画总监否认使用动作捕捉画面,都是纯手K,没有一秒钟的画面是动捕动作指导。

随后,《哪吒》出品方直接澄清:没有报名奥斯卡角逐!

这背后是一个基于市场现实的清醒决策。

其实当年《哪吒1》也申报过奥斯卡,但是没什么用,冲击奥斯卡需要投入高达千万美元级别的公关和宣发费用,而《哪吒2》的北美票房仅为155万美元,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最重要的是,奥斯卡长篇动画这个奖项一般都是给那些偏人文类的动画。

片方对中西方文化隔阂下的获奖概率有清醒认识,哪吒2这种类型的电影哪怕申报了也只是陪跑。

所以,不参评奥斯卡不是没资格,而是没必要,奥斯卡的奖杯早已配不上这尊154亿的全球票房神话。

就像网友说的,这就是“不稀罕绿牌就不去玉虚宫”。

最硬的底气

当一部获得全民用脚投票的作品,在专业奖项中仅获边缘性认可,人们自然会质疑:评价电影价值的标准,究竟应该是什么?

中国商业电影掌握主导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行业内部存在对动画形式的某种隐性偏见。

但又如何呢?

《哪吒》的战场早已改变,它不争奖杯,它在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文化定义权!

哪吒系列的目标是打造比肩漫威的封神电影宇宙,向世界传播中国神话文化,而不是为了拿个放在角落积灰的奖杯。

它不再必须通过奥斯卡或金鸡奖的加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154亿票房和亿万观众的喜爱,就是它最硬的底气。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