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8日,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发起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昌平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国际化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新生态”为主题,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来自政府、机构、院校及海内外产业界的代表共同探讨文化与科技
2025年11月18日,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发起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昌平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国际化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新生态”为主题,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来自政府、机构、院校及海内外产业界的代表共同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中影年年创始人、董事长郭勇作为文化科技领域企业家代表受邀出席,并在“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分会场发表题为《以人工智能,构筑国际文化交流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从技术体系、应用路径到国际合作模式,系统介绍中影年年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最新进展与前瞻思考。
01.从动画工业化到AIGC中国文化的科技化表达
在“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与文化科技正成为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力量,“文化和科技融合”亦是国家战略部署。自2011年成立,中影年年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紧抓时代机遇,走出了一条从动画工业化到AIGC赋能的文化科技融合之路。
作为内容生产的基础支撑,中影年年率先搭建成熟的动画工业化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与精细化管理,构建稳定输出能力。截至2025年,公司累计推出近40部系列动画,共计842集,总时长达12,316分钟,年均稳定产出10部以上高品质内容。其中,《少年歌行》《元龙》《神国之上》等优质作品,以鲜明角色传递中国精神、以创新表达诠释文化内核、以东方美学展现传统魅力,让中国故事突破地域限制,触达全球观众,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筑牢根基。
进入AIGC时代,中影年年再度率先布局,将生成式AI深度融入动画生产全流程。以智能化素材生成、自动化项目管理、可复用数字资产平台为核心,不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更打破创作边界,为创作者提供更自由的叙事空间,推动中国文化科技化表达迈入新阶段。
本次重点呈现的两项核心技术成果极具代表性:AI人像融合系统凭单张照片实现高精度融合,大幅降低个性化创作门槛;双目AI无穿戴动作捕捉系统以纯视觉识别替代硬件依赖,达成“零穿戴、秒级标定”的实时数字人驱动,兼顾高效与灵活。这两项成果既彰显了中影年年在AIGC领域的技术积累,更预示文化传播新可能——AI赋能下,文化内容的互动方式、生产效率、表达形式将再升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将实现效率与效果的双重跃升。
02.技术体系与生态共建以AI搭建文明互鉴的新桥梁
董事长在演讲中提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随着新一代AIGC技术加速演进,科技正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动能,而AI引发的内容生产范式变革,也为国际文明交流拓展了新的合作空间。
围绕这一方向,中影年年在过去十余年持续推进技术体系建设,在三维动画工业化、AIG3D大模型、自研AIGC工具与数字资产平台等核心领域不断深化布局,形成覆盖算法研发、内容创作到平台化能力的完整链路。其中,自研“年轮AI”已实现从创意到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支撑,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面向多场景的下一代数字内容解决方案。
同时,中影年年也在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协同。今年8月,公司联合行业伙伴成立“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并承担智能体共性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平台已整合近900项技术能力,链接百余家生态伙伴,逐步形成贯穿算法、工具、应用的闭环体系。该平台未来也将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项目,成为共建国家共享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
03.从沙特到世界文化科技合作的全球实践
近年来,中影年年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持续深化。今年9月,沙特电影产业奠基人、资深导演阿卜杜拉·穆海森一行到访公司,围绕AI内容生产、本土化表达和合作模式进行深入交流。随后,中影年年董事长受邀赴沙特开展进一步洽谈,此行也获得来自沙特、阿联酋、英美及香港等地媒体的关注,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正持续提升。
面向未来,中影年年提出三大合作方向:1)平台共建:搭建面向沿线国家的数字内容合作网络,形成从创作、资产管理到发行分发的一体化基础设施;2)人才共育:通过与沿线高校与机构的联合培养,让青年创作者掌握AI内容生产能力,用数字语言表达本土文化;3)标准协同:推动数字资产格式、技术流程和协作规范的对接,为跨国协作提供稳定、可延展的技术基础。
作为深耕文化科技融合的企业,中影年年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企业使命。未来,中影年年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文化交融”的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与全球伙伴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在文化表达与文明互鉴中的更多可能性。
我们相信,科技能够为文化交流搭建新的桥梁,而文化也将为数字文明注入价值与方向。中影年年愿与各方携手,以创新之力,共绘数字丝路崭新图景。
来源:中影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