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请知悉。
文丨小强
编辑丨野柳
诺兰的新片《奥德赛》绝对是明年院线的重头戏,2.5亿美金投资、全程IMAX摄制、全明星阵容,光这几个标签就够让人期待。
这两年电影行业确实没那么景气,能有这样一部肯下血本的史诗大片,对观众来说算是个不小的惊喜。
诺兰拍电影的较真劲儿,在业内一直出了名。
这次拍《奥德赛》,他直接把剧组拉到爱琴海上漂了四个月,91天的摄制周期里,耗掉了两百万英尺胶片。
现在大多影片都靠绿幕和后期,愿意这么折腾搞实景的导演,真没几个了。
演员们得直面惊涛骇浪,饰演船员的主演们要在真实海域里跟风浪搏斗,这种体验可不是装出来的。
诺兰自己都说,这样做是为了捕捉那种原始质感,浩瀚与恐怖、仁慈与暴戾瞬息万变的大海,正是影片需要的感觉。
本来想吐槽他是不是太苛刻,但后来发现,正是这份较真,才让他的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他还提到,当年《特洛伊》找他执导时,就有了拍这个神话世界的想法,《荷马史诗》作为所有故事的母体,确实值得用A级预算和IMAX工业规格来呈现。
要知道,诺兰的偶像雷・哈里豪森,作为电影特效先驱,拍过不少经典奇幻片,却从没接触过A级大片的制作。
诺兰这波操作,也算圆了偶像没实现的遗憾。
马特・达蒙作为男主,提到拍摄体验时难掩兴奋,说这是自己职业生涯最棒的一次。
尤其是看到剧组真实搭建的特洛伊木马时,他整个人都惊呆了,这种震撼感,绿幕棚里可造不出来。
这部片子还有个大亮点,就是成为首部全程用IMAX摄像机摄制的影片。
以前不少大片会用IMAX拍部分场景,但全程使用的,《奥德赛》还是头一个。
IMAX摄像机那家伙又大又吵,以前拍特写都得躲着点,更别说收录演员的轻声表演了。
这次诺兰和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搞出了个类似“隔音罩”的装置,直接解决了噪音问题。
演员就算用耳语般的音量表演,在距离面部仅一英尺的地方,也能同步收录可用声轨。
霍特玛还分享了个小插曲,他曾给诺兰看一段试拍片段,是孩子手持歌词纸吟诵大卫・鲍伊的《SoundAndVision》,IMAX银幕上的特写细腻到直击心灵,这也让诺兰下定决心全程用IMAX拍摄。
更有意思的是,诺兰还自豪地说,这次拍摄没弄坏任何一台IMAX摄像机。
要知道,他以前拍片子可是弄坏过好几台的,看来这次跟IMAX摄像机算是“和解”了。
这种技术突破,不仅让影片的画面质感更上一层楼,也给后续大片提供了新的拍摄思路。
影片的核心是“归乡”,这和诺兰之前在《星际穿越》里探讨的主题一脉相承。
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场征战多年后,又花十年时间重返家乡,这种原始的归乡叙事本身就很有感染力。
安妮・海瑟薇饰演他的妻子珀涅罗珀,米娅・高斯饰演侍女墨兰托,汤姆・赫兰德饰演儿子忒勒玛科斯,这几位演员的加盟,让角色群像更丰满。
诺兰对奥德修斯这个角色的解读也很有意思,他说这个角色是天才、机敏又充满创造力的矛盾体,不仅是战士,更是卓越的战略家。
如此看来,马特・达蒙要演绎的,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而是一个有多面性的复杂人物。
影片里还会呈现奥德修斯被绑在桅杆上直面塞壬妖歌、被独眼巨人追杀等经典情节,想想就很有看点。
不管怎么说,《奥德赛》从创作初衷到拍摄过程,再到技术突破,都透着一股诚意。
诺兰用自己的方式,填补了神话电影在工业规格上的空白,也坚守了自己的实拍美学。
对观众来说,能在影院里看到全程IMAX呈现的神话史诗,感受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绝对是种难得的体验。
明年这部片子上映,你会去影院支持吗?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明星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