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首个外景地选在蒋介石故乡浙江溪口,拍摄时恰逢11月连绵阴雨,剧组只能随时做好准备抢拍间隙。饰演蒋介石的孙飞虎化妆后被当地人认出,老乡们围着他,主动讲述蒋介石回乡时的走路姿态、说话手势等细节,这些一手素材帮孙飞虎更精准地塑造了角色。
1982年上映的《风雨下钟山》聚焦渡江战役前后的国共博弈,其拍摄故事满是剧组因地制宜的巧思与多方助力的温情。
影片首个外景地选在蒋介石故乡浙江溪口,拍摄时恰逢11月连绵阴雨,剧组只能随时做好准备抢拍间隙。饰演蒋介石的孙飞虎化妆后被当地人认出,老乡们围着他,主动讲述蒋介石回乡时的走路姿态、说话手势等细节,这些一手素材帮孙飞虎更精准地塑造了角色。
拍摄蒋介石坐滑竿祭母的镜头时,剧组的年轻战士根本不会抬滑竿,幸得一位见过当年场景的当地老乡指导,还找来几位会抬滑竿的老乡客串,镜头一次拍摄成功。而拍妙高台的戏时,剧情设定是春天,但拍摄时是深秋,剧组众人捡完落叶仍难掩枯黄,最后用满地松针铺出绿意,搭配鸟鸣声,成功营造出春暖花开的氛围。
原本要在南京北极阁拍摄周恩来的记者招待会戏,但到现场后发现这里光线不足且空间狭窄,根本满足不了拍摄需求。剧组紧急调整,将拍摄地换到风格与梅园新村相近的宋子文公馆,既保证了场景氛围贴合史实,又解决了拍摄的实际难题。拍摄周恩来的记者招待会戏时,剧组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便动员了正在开文化会议的党校领导、教授等扮演记者,又找南京大学留学生客串外国记者。
拍摄李宗仁等人的宴请戏时,剧组选在北京饭店取景,还特意准备了正宗广西菜,贴合李宗仁、白崇禧的广西籍贯。斯琴高娃饰演的女战士与亲生儿子重逢的戏份,剧组从长江路小学幼儿园找到6岁的张悦出演。小张悦和斯琴高娃快速建立起深厚感情,拍摄时他自然地喊着“妈妈”扑进对方怀里,这场感人的戏顺利一条拍过。饰演张治中的智一桐为贴合角色不苟言笑的特质,平时刻意克制自己,不参与朋友闲聊,还专门观察领导人会谈时的言谈举止,纠正自身步态。而饰演毛泽东的张克瑶因脸型与人物有差距,化妆师每次都要用24个毛发附贴物和硫化胶乳零件为他化妆,单化妆流程就需四五个小时。
剧组为还原历史做了大量细节考据。比如元旦宴会戏里,其他官员都用酒杯饮酒,唯独蒋介石的道具是装白开水的茶杯,这正契合他不喝酒的生活习惯。造型师还从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口中得知白崇禧从不蓄发,这一细节也精准呈现在银幕上,解决了历史照片中白崇禧衣帽齐整无法见其免冠模样的难题。
造型师凭借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还参与到演员角色分配中。像演员路希原本试镜的是任弼时,胡浩起初要演何应钦,但造型师结合两人形象与对应历史人物的匹配度,建议他们分别改演汤恩伯和陈立夫,让角色呈现更贴合历史原型。
来源:陇东漫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