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在父亲是做包工头的,眼见比较远,我和姐姐除了早早地拥有花布连衣裙、洋花伞,还有机会去镇上看过几回诸如《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黄梅戏,而我对戏曲的了解早期就只停留于此。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小时候的我地处偏远山区,当时农村连黑白电视机都凤毛麟角,更别谈看电影了。
好在父亲是做包工头的,眼见比较远,我和姐姐除了早早地拥有花布连衣裙、洋花伞,还有机会去镇上看过几回诸如《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黄梅戏,而我对戏曲的了解早期就只停留于此。
直到若干年看,在鹭岛厦门遇到一位文友,简直就是个典型的戏迷,她十余年如一日,大凡鹭岛各影剧院有戏曲上演,她几乎从不缺席。我也因此,被她带动着看了三两回,自此又将小时候陪外婆、妈妈一起看黄梅戏的儿时情愫给勾勒了起来。
2025年11月25日,第38届金鸡奖颁奖典礼在美丽的厦门海峡大剧院隆重落幕,而近两年痴迷写影视娱乐的我,除了关注影后、影帝以及最佳导演等奖项之争,同时对戏曲类的参评环节也特别关注。
咱先来看看此次提名最佳戏曲片的片单吧,它们包括锡剧《大风歌》、闽剧《双蝶扇》、晋剧《布衣于成龙》、豫剧《重渡沟》以及京剧《锁麟襄》和《满江红》。
最终,由福建实验闽剧院与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出品的单号剧电影《双蝶扇》脱颖而出,夺得本次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也许有人会质疑,闽剧《双蝶扇》之所以能获奖,是不是占了主办城市厦门的本地优势而被评委们做了顺水人情呢?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
相比同期参评的其它五部戏曲,《双蝶扇》编剧王羚曾获剧本最奖“曹禺奖”,而领衔主演的周虹和陈洪翔都是梅花奖得主,如此实力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双蝶扇》打破了戏曲场次概念,以“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时空脉络重构叙事,导演江涛借鉴国画意境将三坊七巷、马鞍墙等福州地域元素融入水墨画面,成功让“闽味”与美学完美结合。
与其说是《双蝶扇》是戏曲,不如说它是影片;与其说《双蝶扇》是影片,又不如说它是结合了水墨丹青的戏曲。
就是这样一部闽剧史上首部彩色有声电影,《双蝶扇》以福州方言为载体,依托闽台同源语言优势唤醒共同文化记忆、促进两岸观众情感共频的戏曲,正以一种创新的鲜活样本,让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好奇了,《双蝶扇》究竟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少女林梦卿和书生陈子霖,以及乡绅吴玉山,三人因命运变故而不得不面对各自最痛苦、最不堪的人生境遇时,经历着各种道德的考验和情感抉择……剧情离奇曲折又跌宕起伏,立意之高,可以说都是高于其它几部入围作品的。
《双蝶扇》更是用成人之美,完成了戏曲艺术从舞台到银幕的升华与蝶变。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当人人都喜欢刷手机,或只关注电影、电视剧的浮躁时代,很多戏曲类艺术家迫于演出机会少、收入也少,他们不得不改行,传承人也因此越来越少。
而《双蝶扇》,在一群默默耕耘的戏曲艺术家们的坚持下,创新性的融合了传统戏曲与电影艺术,展现戏剧人生的同时,又保留了戏曲的韵味,还增添了电影的视觉震撼,这本身就是值得去细细品味的。
一部聚焦“好人与坏人的伦理冲突”,以“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传递传统美德与现代价值观共鸣的戏曲电影,戏曲影片《双蝶扇》将于12月在各大影院上映,你期待吗?
来源:小娱九月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