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死钻倒影》今日官宣预售开启,发布“虚幻交织”主题预告及“钻石棱镜”主题海报。影片定于11月28日上映,并将在本周末于14城开启超前限定点映。
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死钻倒影》今日官宣预售开启,发布“虚幻交织”主题预告及“钻石棱镜”主题海报。影片定于11月28日上映,并将在本周末于14城开启超前限定点映。
影片由法国导演组合伊莲娜·卡泰特与布鲁诺·福扎尼执导,此前在柏林及本月举行的金鸡国际电影节展映中,均因“口碑两极、争议不断”而成为话题焦点,被影迷奉为“年度神片”,其争议性本身正是影片魅力所在——它主动放弃安全的叙事逻辑,转而追求极致的感官刺激,彰显了导演纯粹的作者风格。
作为“火焰宣言派”的领军者,导演伊莲娜·卡泰特与布鲁诺·福扎尼始终秉持“视觉即叙事”的作者精神。影片讲述一位隐居法国蓝色海岸的老人,因邻居神秘失踪而开始警觉。20世纪60年代的间谍岁月依然历历在目,他被迫直面卷土重来的昔日仇敌,揭开一场跨越半世纪的终极博弈。海映电影推出的“挚爱光影计划”此次甄选本片,旨在为更广大观众带来前沿丰富的电影美学体验。
今日发布的“钻石棱镜”海报与“虚幻交织”预告,正是其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海报将影片标志性的钻石元素转化为核心意象,以其棱镜般的折射效应,隐喻人物关系的错综与时空的迷离;预告片则进一步强化视觉叙事,在60年代复古美学的基底上,叠加多元视觉冲击,构筑起一座虚实交织的感官迷宫。
“虚幻交织”主题预告展现了影片标志性的“彭罗斯结构万花筒”视觉美学。伴随着密不透风的画面转换与强烈视觉冲击,一场令人目眩神迷的极致感官体验已现端倪。预告片更原汁原味地呈现了高能打斗场面,吊足了影迷胃口。蛇蝎美人与特工的死局已然布下——但这一切是真实还是幻觉?作为类型电影的标志性符号,这对二元角色将在《死钻倒影》这部反类型又利用类型的视觉神作中如何表现,引发期待。
影片在视觉层面的独特性,同样体现于此次发布的“钻石棱镜”主题海报之中。五位角色身处破碎的镜面,他们的目光穿透镜面,在真实与幻象之间建构起一道视觉谜题。每个人物都是拼图的一角,却又各自成为独立的谜题。这与片中的“立体化叙事”手法相呼应,通过多层次主题展开故事,营造出叙事上的三维幻觉。叙事化身为多面体的钻石,折射出万花筒般缤纷的解读可能。这正是《死钻倒影》所想表达的:真相如同钻石,永远拥有不止一个切面。正如导演此前采访所说:“钻石既作用于角色与观众的感知,也有机地塑造出主角内心世界及其在其中的迷失感。”
在不久前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中,本片影票售罄,人气高涨。展映结束后,影片迅速成为影迷与观众热议的焦点,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发了观众的深度思考与多元解读——从观影体验出发:“镜头飞速切换、视觉元素变换不定,我们仿佛在他重返旧日的镜头里迷失,而正如钻石折射出的交错光线,那份闪耀既诱人也令人眩晕”;对其风格的概括为“极致的影像艺术”“就是应该在影院看”。这些真实的声音,共同印证了影片在感官与思想层面带来的双重冲击。此情景与影片在今年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时堪称“争议之作”的待遇极为相似,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评价漩涡:在权威《银幕》场刊中,它以1.7分垫底;而在华语媒体场刊里,却以2.8分高居第一,有人奉为神作,有人大惑不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刘忠禹
来源:北青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