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2亿票房大片只捞到一座美术奖杯,导演干脆不露面,金鸡奖这回把观众最后一点耐心也磨没了。
152亿票房大片只捞到一座美术奖杯,导演干脆不露面,金鸡奖这回把观众最后一点耐心也磨没了。
领奖台空着,镜头扫过去,字幕打出《哪吒2》最佳美术片,台下掌声稀稀拉拉。
有人猜饺子在海南闭关写《哪吒3》,有人说他看不起奖,真实原因更简单:不想陪跑。
一部片拿下年度四成票房,却只在边角料奖项里被点名,换谁心里都犯堵。
观众最先把火撒向获奖名单。
《好东西》压过《出走的决心》,宋佳钟楚曦拿下表演奖,微博实时广场全是问号。
咏梅发微博没点名,只写“艺术不该被轻慢”,配图是黑底白字,怎么看都像在摔话筒。
网友扒出她剧组前期做了半年田野调查,台词一句一句和原型对,结果颗粒无收。
质疑声里,饺子缺席被顶上热搜第一。
有人翻出他旧采访,学医出身,毕业做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熬了三年零收入,靠母亲退休金活。
那段经历被剪进各种短视频,弹幕齐刷刷“真·草根”。
对比之下,金鸡奖显得像一场精心布置的晚宴,主人只给草根一张小板凳,谁爱坐谁坐。
票房和奖项倒挂,不是第一次。
往前看,票房榜前十的国产片,能在金鸡拿下最佳影片的不到三成。
评委爱提“艺术探索”,可探索到最后,观众不掏钱,影院排片经理先撤档。
饺子比谁都明白,152亿是观众一张张票投出来的,比任何九个评委的盖章都管用。
倪萍早年做金鸡主持,现场cue过“运气也是实力”,被解读成暗指分蛋糕。
那几年获奖片后来在市场销声匿迹,影院经理把奖杯搁角落,落灰没人擦。
如今历史重演,观众学精了,先看票房口碑再决定看不看,奖不奖的无所谓,谁还信一纸证书保质量。
缺席是把钝刀子,却最准。
饺子不站台,官方海报少一个C位,赞助商少一个热搜,循环被打破。
品牌方开始犹豫明年要不要继续冠名,电视台重播也迟疑,怕收视率跳水。
多米诺骨牌第一块被悄悄抽走,动静不大,倒得飞快。
更深一层,饺子在用沉默划清界限。
国产动画刚站稳脚跟,最需要的是观众持续进场,而不是评委赏赐。
奖杯拿回家,片方往往把宣发费用砍一半,观众以为“这片得过奖,差不多”,转头去追下一部爽剧。
饺子不给自己退路,也不给片方偷懒借口,市场第一,奖项靠边。
放眼全球,票房冠军缺席本国大奖的事常有。
好莱坞某超英片全球横扫,奥斯卡只给特效奖,导演也没去,剧组开派对庆功,观众照样买单。
区别在那边市场成熟,奖项归奖项,生意归生意,谁也不端着。
国内还在把奖当背书,才出现这种别扭场面。
对观众的实际影响更小。
打开购票App,想看榜依旧是《哪吒2》第一,排片量不减,差评率不到4%。
影院经理说,工作日黄金场次上座率七成,不靠奖杯也能活。
观众用钱包投票,比任何官方通稿都诚实,这份成绩单,评委会不认,市场认。
接下来压力给到下一届主办方。
继续闭门开会,可能再遇空座尴尬;全面倒向票房,又会被批媚俗。
怎么平衡是门技术活,但有一个铁律:观众不是待割韭菜,是合伙人。
一次糊弄可以,两次三次就散场,到那时候,再重的奖杯也压不住冷场。
屏幕前的你如果也追过《哪吒2》,记得这张票就是 veto 权。
喜欢就夸,失望就骂,下一部才能更好。
别被任何奖,好电影自己会发光,烂片挂十块金牌也白搭。
下一次开票,想清楚为谁买单,这比评委打几分重要多了。
来源:完美露珠UfU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