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民众破涕为笑,带民众放声歌唱,带民众投入思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6:41 1

摘要: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中,电影艺术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与其他门类相比、它比较真实地走上了国际化、产业化的道路,因此在世界华语文化圈中渐渐取得了中心地位。

他带民众破涕为笑,带民众放声歌唱,带民众投入思考

余秋雨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中,电影艺术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与其他门类相比、它比较真实地走上了国际化、产业化的道路,因此在世界华语文化圈中渐渐取得了中心地位。

面对这样的势头,人们照理会淡忘几十年前的电影。那个时候,思想封闭,艺术简陋,资金缺乏,制作粗糙,怎么比得上现在那些享誉国际的中国电影艺术家的架势呢?但奇怪的是,人们恰恰没有淡忘,老电影的记忆和人生的记忆连成了一体,成了几代人的生命体验。中国电影的百年纪念为什么如此牵动人心?因为那里包含着我们和我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悲欢岁月、灵魂跋涉,这中间,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电影艺术家尤其受人尊敬,那就是谢晋导演。去年人们在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时评出100部锲入人心的经典性作品,谢晋导演一人就占了8部。这就是说,在无数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审美历程中,他是一位极重要的领路人。

这个数量,在国际电影界并不算多,但是,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都知道中间的分量。这是因为,他奉献这些作品的年月,社会还充满苦难,民众还频遭灾祸。他用美的力量,渗入苦难,又超拔灾祸,慰抚了不止一代人的心灵。他带大家破涕为笑,带大家放声歌唱,带大家投入思考,以半个世纪的耐心,在精神上一路陪伴着中国人,也塑造着中国人。

终于,中国人日子好过了,而他,则老了。

很多年前曾看到有年轻人批判所谓“谢晋模式”,主要是指他表现社会生活的时候总是不忘女人和爱情。这种批判看似非常现代,其实是极左遗风。不错,在那些以政治运动为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女人和爱情是大逆不道的,但谢晋导演居然一直在固执地呼唤,呼唤得几乎成了“模式”。“模式”一词好像有点贬义,但从人文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坚持。爱和死,人性和人道,善良和公正,本是高贵人类的共通“模式”,也是千古艺术的共同“模式”。谢晋导演勇敢地捧持着、擦拭着、守护着,正是他的不凡之处。这正像在风急浪高的黑海中守护住了一座不灭的灯塔,谁能把灯塔的光芒说成是一种单调的“模式”?

谢晋导演的守护,又总是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连在一起,使他的人文追求不流于抽象。他所表现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用现在的标准衡量未必都是正面的,但那是一种真实。他的每部电影都有巨大的票房,证明这种真实是被广大民众认可了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谢晋导演的电影,不再仅仅是纪念性的艺术长廊,而且也是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长廊,更是一代艺术家在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真善美的奋斗长廊。

我曾多次对外国朋友说,我们中国人能在今天展现出这么壮观的群体生命力,既与摆脱灾难有关,也与灾难中的正面积累有关。杰出的艺术家不会仅仅工作在风和日丽的年月,他们总是在历史浑浊的长河中跋涉,带着污泥、带着伤痕、带着无奈,构成一系列难能可贵的正面积累。对于这一切,后代不仅没有资格嘲笑,而且要报以百倍的尊敬。要不然,人们在高谈阔论的,只能是一部因忘恩负义而坠入虚假的伪历史。

谢晋导演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忘年交。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长辈们在历史沧桑中固执的审美追求。现在,他年事已高还生气勃勃,因此又象征着中国历史从前半个世纪向后半个世纪交接时的审美热忱。

我想,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观众,都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位杰出的艺术长辈 说一声谢谢。(《谢晋电影选集》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