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电影演员、故事片《庐山恋》男一号扮演者郭凯敏曾撰文说:当年我才刚刚21岁,在电影表演上刚刚起步,是黄祖模导演先“认识”了我,我后“认识”了他。当我第一次因《庐山恋》试完镜头时,他就和副导演说“小郭很纯情”。张瑜试完镜头后他又对副导演说”张瑜很纯真。”
著名电影演员、故事片《庐山恋》男一号扮演者郭凯敏曾撰文说:当年我才刚刚21岁,在电影表演上刚刚起步,是黄祖模导演先“认识”了我,我后“认识”了他。当我第一次因《庐山恋》试完镜头时,他就和副导演说“小郭很纯情”。张瑜试完镜头后他又对副导演说”张瑜很纯真。”
黄祖模生活照
黄祖模导演为什么如此说?
1958年,郭凯敏出生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地质研究工作者。197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到郭凯敏在读的上海光明中学物色演员。
看见十七岁的郭凯敏走进考场时的那种羞怯、腼腆,像个女孩子的样子,主考老师都笑了。可是,当他朗诵时,那优美的音色,纯真憨厚的气质,一下子就被主考老师看中。就这样,郭凯敏来到上影,开始他的银幕生涯。
郭凯敏少年照
郭凯敏后来回忆说:那时我确实“很纯情”,试镜头过程中既没有问问黄导演怎么“谈恋爱”,也没有想想黄导演喜欢什么样的“恋爱表演”。因为同时试镜头的还有另外两对男女演员,其中的一对我当时觉得就是他们了。
庐山恋剧照
郭凯敏的表述很有意思。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单纯”。一个导演准备拍摄一部新电影,围在他身边的人一定很多,托关系或毛遂自荐想挤进摄制组当演员的人也会很多。如果得到试镜机会,无疑就是一张”准入证”,没有谁想放弃难得的试镜机会。
《庐山恋》工作照
一般人在试镜前,试镜者大都会找导演或摄影师“沟通沟通”,套套近乎,让导演或摄影师多了解自己,尽量拍得“好看些”,这其实也合乎人之常情。
郭凯敏生活照
偏偏郭凯敏有点“木纳”,一切当“例行公事”。
郭凯敏当时只有21岁,只演过几部影片,且大都是一两个镜头的配角。那时候青年男女相对晚熟,郭凯敏生活中还没有女朋友,当然也就没谈恋爱的经历。更主要的是郭凯敏还没有建立起表演上的自信和人脉关系,连已经导演过五六部有影响电影的老导演黄祖模都不认识。
《店山恋》剧照
看到同时试镜的另一对青年男女外形漂亮英俊,模样般配,就认定自己只是“陪练”,因而”自谦”得没有其他想法,只把试镜当一个“工作过程”来完成。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恰是这种“无欲则刚”的松驰感,让导演黄祖模看到了郭凯敏性格中的可贵特质一一单纯憨厚。
《庐山恋》中的男主角耿桦是个没谈过恋爱,性格质朴单纯的高干子弟,他完全是在从美国回来的华侨姑娘周筠的主动追求下,渐渐爱上对方的。因而郭凯敏当时的外貌性格与耿桦这个人物基调十分吻合。黄祖模认定,“纯情”的郭凯敏是耿桦的最佳扮演者。
郭凯敏剧照
可以说,郭凯敏是被《庐山恋》摄制组最早定为演男主角的演员。张瑜倒是在定下郭凯敏之后,作为与其“般配”的演员才“入选”的。
张瑜、郭凯敏剧照
当时另外两位女演员陈烨和姜迅,年龄都比郭凯敏长几岁,虽然外貌不输张瑜,但与郭凯敏一搭,就显出“年龄差”,纯真不足而妩媚有余。只有张瑜年龄与郭凯敏相当,身材适中,且生活中也没谈过恋爱,天真活泼,很有少女的纯真感,再加上有老厂长等人的力推,自然也就成了女主角的不二人选。
庐山恋剧照
影片在庐山开拍的第一天,黄祖模非常兴奋,当着全体摄制组人员的面,大声说:我就是喜欢小郭和张瑜他们俩纯情纯真、两小无猜的形象特征。这部电影有庐山的纯静纯美,他们俩的纯情纯真,一定会很好看,很爱看,还很耐看。
庐山恋剧照
说完他自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纯情纯真,那么的纯净纯美。
都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可见黄导演的个性是率真的,这种率真的个性使得影片《庐山恋》无处不真情,无处不率真。
庐山恋剧照
影片中有一场戏,是张瑜饰演的女主角突然亲了郭凯敏一下,当时的郭凯敏脸一下子红到耳朵根,眼睛睁得好大的反应完全是自然真实的。
这个镜头就是黄祖模在了解了郭凯敏的性格经历之后成功捕捉其“纯情”的一个实例。
庐山恋剧照
实拍这个镜头时,黄祖模事先告诉了张瑜,也告诉了摄影师等人,唯独对郭凯敏保密,声称只是试戏。
但是拍摄时,得到导演的示意后,张瑜突然间在郭凯敏脸上迅速地亲了一下。因为郭凯敏没有心理准备,心里不由嗔怪张瑜有些“过分”了,再看到在场导演、摄影师们的微笑,才一下子明白过来,脸就刷地红了。
庐山恋电影海报
而这正是耿桦这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小伙子在突然亲密举动下的真实反映。也因此这个境头被人们称为新时期中国电影“第一吻”。
《庐山恋》曾荣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虽然当时人们对影片评价不一,但对郭凯敏和张瑜的表演却是一致的。
从银幕效果看,郭凯敏对耿桦这个人物纯情含蓄、内在、忠厚老实的性格发展脉络把握得比较准确,表演大有长进,与张瑜珠联壁合,相得益彰,成为风靡全国的”银幕情侣”,其影响至今不衰。
来源:叩街问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