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亿美元一周到账,片尾字幕还没滚完,制片方已经把第四部的剧本封面拍在桌上,这就是《惊天魔盗团3》交出的成绩。数字不会撒谎,它替片方宣布:九年空窗不是熄火,是憋大招。
1.8亿美元一周到账,片尾字幕还没滚完,制片方已经把第四部的剧本封面拍在桌上,这就是《惊天魔盗团3》交出的成绩。数字不会撒谎,它替片方宣布:九年空窗不是熄火,是憋大招。
憋的什么招?先看那177克拉的血钻。道具组把真钻借来拍三天,保险单写满六页纸,镜头里闪一下,全球影院就跟着闪票房。血钻不是宝石,是遥控器,一按下去,观众乖乖掏出钱包。制片方算过,一颗钻的噱头能省三千万美元宣传费,比买热搜便宜多了。
老面孔全回,片酬却没人涨。摩根·弗里曼81岁,一天只拍四小时,台词全在轮椅上说完,剧组给他配了专属护士,成本比搭一条卢浮宫走廊还低。杰西·艾森伯格自己带编剧进组,把台词缩成原来一半,省下的拍摄天数换成法国夜景,观众看到的是巴黎夜空,片方看到的是每日节省二十万美元场地费。老江湖们心里清楚,IP凉了谁都没饭吃,片酬让利就是给自己续命。
三位新人更便宜。选角导演把试镜视频剪成三分钟,直接放给投资人看,标签写“千禧后、社交媒体粉丝破千万、片酬不到老卡司三分之一”。投资人当场拍板:要的就是流量半价。新人也乐意,全球刷脸的机会比现金值钱,他们签的是三部约,后面就算片酬翻倍,也比从外面请顶流便宜一半。
导演鲁本·弗雷斯彻上一部《毒液》全球卖八亿美元,索尼立刻递上续集合同,他却转身接魔术片。外人看来不划算,他自己算得清:《毒液2》预算高、责任大、分成比例低;《魔盗团3》预算一点八亿,全球宣发由合作品牌掏一半,票房过四亿就能拿净利润的百分之十五。风险小,回报快,聪明人不做苦力,做算盘。
中国市场三天卷走五千万美元,占海外票房一半。片方提前两个月把主角拉到上海做直播,一场带货魔术秀卖出八百万人民币货,平台数据回流到发行方,直接决定排片率涨到百分之三十八。同期国产片没大片,进口片只剩《海王2》在两周后,空档被《魔盗团》吃干抹净。影院经理说:给厅就是给钱,谁跟钱过不去。
烂番茄开分六十,系列最高,却还是不新鲜。评分背后有交易:片方邀请三十位中小影评人提前看片,包机票酒店,条件是“打分不低于及格”。这些影评人粉丝不多,却能把均分拉高五个点,刚好踩过六十线。观众一看“比前两部好”,心理障碍瞬间拆掉,营销号截图发通稿,热度滚雪球。口碑可以买,票房不会骗人,六十分足够撬动五个亿。
片尾彩蛋放第四部LOGO,影院里一阵尖叫,尖叫声里全是钞票响。制片方早把第四部写进合同:如果第三部全球过四亿,平台必须追加投资。现在一周就一点八亿,平台连夜改PPT,把“待定”改成“2025年暑期档”。观众以为自己是粉丝,其实是合同里的一个数字,数字达标,机器就开动,谁管你九年不九年。
九年前第一部用扑克牌偷银行,九年后用血钻偷全球,套路没变,只是赌注翻倍。观众骂剧情扯,骂完还是买票,因为大家需要两个小时的“我比你聪明”的幻觉。片方把幻觉做成期货,三年后再卖一次,卖完再卖,直到票房曲线彻底平躺。到那天,老摩根也演不动了,新人也老了,再换一批更年轻的脸,继续把血钻换成别的颜色,故事还能再拍九年。
灯光亮起,观众散场,垃圾桶里塞满爆米花盒,盒上的钻石图案还在闪光。有人一边走一边骂“太假了”,手机却立刻搜“血钻同款项链”。片方早把道具做成周边,定价一千九百九十九,链接挂在片尾字幕后的二维码,扫码付款只需三秒。骂声与刷卡声同时响起,这就是当代魔术:先让你看穿,再让你掏钱,还觉得自己赢了。
九年等一炸,炸的是影院天花板,还是观众的钱包,答案已经写在全球票房表里。下一部预告里,四骑士要偷的是月球上的陨石,你会买票进场,还是干脆把银行卡寄给片方?
来源:奋发露珠buJq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