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2日晚,备受瞩目的“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江苏省电影集团、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轻舟计划”,与著名导演黄建新发起的“学子计划”、著名演员姚晨发起的“角色计划”同台亮相,共同展现电影未来的多样可能。
一群青年影人带着他们的“盐城故事”,奔赴厦门的山海。
金鸡的舞台上,一场关于电影如何为城市画像的光影实践,悄然揭幕。
2025年11月12日晚,备受瞩目的“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江苏省电影集团、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轻舟计划”,与著名导演黄建新发起的“学子计划”、著名演员姚晨发起的“角色计划”同台亮相,共同展现电影未来的多样可能。
11月13日下午,四部短片在专场展映中接受观众的检阅,完成了从理念宣示到作品对话的深化,从湿地、淮剧、市井生活和神话传说等多个维度,完成了一次生动的城市影像书写。
01 从推介到展映
“我诚挚地邀请大家,来盐城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一城千面天然影棚’的独特魅力。”12日晚,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现场,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向全国电影人发出了诚挚邀请,也分享了盐城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所作的努力与决心。
陈卫红表示,盐城期待在 “影视+文旅”上开拓新局:“盐城拥有世界级文旅资源,是‘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优选目的地。诚邀各方来盐共同创意,实现‘影视赋能城市,城市反哺影视’的良性循环。”
现场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NICE盐城”城市宣传片,直观展现了这座“天然影棚”的多样性与独特魅力;一场悠扬婉转的非遗淮剧表演,则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蕴。
集纳四部短片精华的“轻舟计划”预告片,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几分钟的影像,浓缩了淮剧后台的油彩、湿地候鸟的飞羽、市井家庭的欢笑与奇幻黄昏的遐思,风格迥异却又共同指向“盐城故事”这一核心。
四位青年导演李珍仪、徐伊宁、华玮琳、梁策登台分享了他们在盐城采风与创作的切身感受。他们的言语中,有初遇的震撼,有创作的不易,更有与这座城市结下的不解之缘。
如今能够在金鸡的舞台上推介和展映,不仅是四部短片的旅程,对他们来说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实践。
02 四部短片亮相
13日的展映现场,四部短片首次面对观众完整放映。从《候鸟人》的湿地守护到《老爹面子仗》的市井喜剧,从《粉墨》的淮剧传承到《再见董永》的神话新编,四部作品展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盐城面貌。
映后交流环节,导演们进一步阐述了各自的创作理念。
《粉墨》导演李珍仪是一个长沙姑娘,她创作这样一个以“淮剧”为主线的故事,更多是源自她对戏曲的喜爱:“在这次创作中,我切身体会到电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艺术,因为我常年待在长沙和北京,平时活动的圈子比较固定,不一定能产生那么深的感触。这次到了盐城,比如说跟淮剧演员沟通或者是跟盐城当地人沟通,我会发现有一种完全新鲜的感受,我好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反而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
《候鸟人》导演徐伊宁表示:“将丹顶鹤作为‘主角’,源于我们第一次到盐城采风时的震撼。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生灵,更是这片土地的精神象征。丹顶鹤的习性——每年规律地南北迁徙,与现代社会许多为了生活、家庭、梦想而远离故土的‘候鸟人’形成了奇妙的互文。我们想通过它们的视角,来审视人类自身的流动与乡愁,这种非人类的中心视角,反而能让情感表达更纯粹、更具普世性。”
《老爹面子仗》导演华玮琳过往多从事电影编剧工作,此番“初执导筒”,她直言这是一个学习和冒险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对我来说最难的肯定是拍摄。因为我之前完全没有正式建立过剧组,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做导演,一切都是全新的。入选‘轻舟计划’下一秒我就开始想到底怎么拍、能不能拍出来,还好我找到了很靠谱的制片人、摄影师,一点点摸索着跟他们学习。同时因为我之前做编剧,所以在创作中有一个优势,我会比较懂剧本里的含义,懂得故事怎么调整会更好玩,跟演员沟通后,有一些意见我也能够比较快地反馈。”
此次“轻舟计划”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亮相,也是《再见董永》导演梁策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欣赏自己的这部作品,“这次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这部短片,其实还是很震撼的。因为我们在画幅比上,当时特意设计了以3:2的画幅比,因为故事中的设定和现实世界是有一点不同的,所以我们希望借助画幅,通过视听语言来传达它的效果,那么在影院里肯定会有更好的观影感受,我的这部作品能够在影院放,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03 轻舟启航历程
“轻舟计划”的金鸡亮相,实则是一场始于2025年5月的长久酝酿。该计划作为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江苏省电影集团与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的联合打造项目,旨在通过“影视+”创新融合方式“读城”。
从5月启动至今,“轻舟计划”经历了完整的创作周期: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短片创意剧本,围绕盐城特色的生态、非遗、美食、都市生活等元素开展创作;经过严格筛选,12部作品从大量投稿中脱颖而出。
8月上旬,入围项目主创齐聚盐城,参加城市采风与创作训练营。金牌编剧周运海、摄影指导高伟喆、剪辑指导黄琼逸等业界专家亲临指导,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从故事构思到影像表达的全方位辅导。
8月10日,首届“轻舟计划·短片季”终极路演暨扬帆之夜在盐城举行。《候鸟人》《老爹面子仗》《粉墨》《再见董永》四部作品最终获得扶持,并在主办方全程支持下,于盐城实地完成拍摄制作。
04 城市影像实践
“轻舟计划”在金鸡短片赛道的这次集中展示,堪称一次系统的“城市画像”实践。四部短片从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构建起盐城的立体影像档案。
金鸡百花电影节历来关注现实主义创作,鼓励电影人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轻舟计划”对城市题材的聚焦,与这一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又拓展了城市书写的边界。
从《粉墨》中梅花淮剧团里新老“白娘子”的衣钵传承,到《候鸟人》里盐城湿地中丹顶鹤与巡护员的相互守望;从《老爹面子仗》里充满烟火气的家长群骂战,到《再见董永》中对爱情与衰老的奇幻思考——四部短片,四个截然不同的盐城。
这些作品从不同维度拆解并重组了盐城的文化符号,形成 “一城千面·天然影棚”的影像拼图。
有观众在映后交流时表示:“通过这四部短片,我看到了一个超越旅游宣传片的、生动而立体的盐城。每部作品都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让人想要亲自去这座城市感受一番。”
05 实践的价值
“轻舟计划”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成了四部短片,更在于探索出了一条电影与城市对话的新路径。
对青年电影人而言,计划提供了从创作孵化到展示推广的全链条支持。正如导演梁策所说:“‘轻舟计划’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影像创作与城市文化结合的可能性。”
对盐城而言,这次实践让城市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的影像语言。通过青年影人的新鲜视角,盐城实现了城市形象从“被讲述”到“主动表达”的转变。
“轻舟计划”在盐城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影视创作与城市文旅的深度融合。青年创作者们深入滩涂湿地、盐镇水街、黄海森林等特色场景,将盐城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融入创作,使每部作品都散发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正如荣誉监制、著名导演文隽此前所言:“盐城独具特色的地方资源,给创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拍摄取景地。”
“轻舟虽小,志存江海。”这句话不仅是计划命名的寓意,也是盐城借电影赋能城市发展的写照。从黄海之滨到东海之畔,这艘承载着青年电影梦想与城市文化抱负的“轻舟”,正驶向更广阔的创作蓝海。
“短片是青年导演未来走进电影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此次展映的影厅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王方道出了“轻舟计划”对于青年电影人的重要作用,“比如知名导演宁浩,他在上学期间就拍过很多短片。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可能你有很好的故事基础、很好的想法,但是你没有机会把它变成影像,‘轻舟计划’其实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平台,让大家能够有机会把想表达的东西在盐城这个地方实现,这是他们进入这个行业非常好的重要阶梯。”
电影与城市的这次对话,或许也将开启影像创作与地方书写的全新可能。
不仅为青年影人提供了舞台,更为城市找到了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通过多元的影像叙事,让一座城市的肌理与灵魂变得清晰可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李艺蘅/文 马晶晶 刘畅/摄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