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2日晚,厦门国际博览中心华灯璀璨,金鸡电影节系列活动“金鸡报晓之夜”在此隆重举行。活动以电影艺术与人才培养为核心,分为“学子计划”“角色计划”“轻舟计划”三大板块。其中,江苏盐城“轻舟计划”因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而成为焦点,而盐城建湖县的淮剧文化、拍摄
11月12日晚,厦门国际博览中心华灯璀璨,金鸡电影节系列活动“金鸡报晓之夜”在此隆重举行。活动以电影艺术与人才培养为核心,分为“学子计划”“角色计划”“轻舟计划”三大板块。其中,江苏盐城“轻舟计划”因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而成为焦点,而盐城建湖县的淮剧文化、拍摄基地与非遗创意,更以独特魅力为这一影视盛事注入了鲜活的地域文化底色。
淮歌悠扬,非遗新声唱响中国舞台
在“轻舟计划”环节,一段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淮剧表演《茉莉花+相思谣》惊艳全场。来自建湖的淮剧青年演员夏荣、夏诗雅,以年轻人喜爱的“淮歌”形式,将国家级非遗淮剧的婉转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结合。水乡的温婉情韵随歌声流淌,不仅展现了淮剧艺术的守正创新,更让现场百余名电影界、文化界嘉宾感受到建湖作为“淮杂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
文旅赋能,淮剧小镇成影视创作新热土
活动中推介建湖淮剧小镇作为影视资源重点拍摄基地的价值。这座以淮剧文化为核心打造的文旅综合体,集传统戏曲传承、实景演出、民俗体验于一体,为电影创作提供了独具江淮特色的空间场景。随着“轻舟计划”四强导演登台分享在盐城的创作体会,淮剧小镇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通过镜头语言被再度诠释,成为“跟着电影去旅行”的生动实践。
创意传承,文创玩偶传递水乡情谊
活动期间,以建湖淮剧为灵感设计的文创玩偶“淮淮”和“娃娃”亮相嘉宾席,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融入戏曲服饰、身段等元素,在细节中彰显非遗之美。这份充满巧思的礼品,不仅承载着建湖的文化名片,更成为连接电影人与地方文化的纽带,寓意着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创产业的无限可能。
影旅融合,轻舟计划开启产业新航道
作为中宣部“跟着电影去旅行”的落地举措,“轻舟计划”通过影视创作挖掘地方文旅资源,而建湖凭借淮剧文化、生态水乡与政策支持,正成为影视产业与文旅经济协同发展的典范。活动现场播放的《NICE盐城》宣传片及“轻舟计划”预告片中,建湖的湖荡风光与戏曲韵味交织,印证了“电影为舟、文化为帆”的实践成果。
此次金鸡报晓之夜,建湖以非遗之韵、文旅之景、文创之智,展现了地域文化在影视赋能下的焕新之路。当淮剧的锣鼓声与银幕的光影共鸣,这座千年水乡正以自信姿态,在中国电影产业的浪潮中踏浪而行。
导演:李珍仪
主要演员:吕晓萌【《大概前十二天》《枫桥警事》《两京十五日》《二十不惑2》】
夏诗雅【建湖淮剧团戏曲演员】
蔡娟【江苏省淮剧团戏曲演员】
《粉墨》是“轻舟计划·短片季”盐城篇扶持的五部短片之一,聚焦盐城淮剧团新老演员的传承故事。影片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淮剧团中师徒二人在“白蛇”角色传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通过戏曲艺术展现盐城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变迁。
来源:射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