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销售额超22亿!“小妖怪”如何成为“情感伴侣”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21:15 1

摘要:截至目前,由上影集团打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不仅收获超17.14亿元的票房,更以“电影+”生态的乘数效应,引发了一场跨越文旅、消费、科技的全民热潮。该片的授权营销合作带动的终端销售GMV已达22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25亿元。这意味着,每1元电影票房的收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中,一群来自动画世界的小妖怪们,搅动了中国电影与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截至目前,由上影集团打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不仅收获超17.14亿元的票房,更以“电影+”生态的乘数效应,引发了一场跨越文旅、消费、科技的全民热潮。该片的授权营销合作带动的终端销售GMV已达22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25亿元。这意味着,每1元电影票房的收入,成功撬动1.29元的衍生消费。

《浪浪山小妖怪》不是一个简单的票房成功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中国IP如何从银幕走向产业,从“一次性内容产品”转化为“长期资产”的案例。它印证了,“电影+”模式所释放的乘数效应远超想象。

01 从银幕叙事到生活场景的“情感渗透”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离不开其创作伊始锚定的战略——不做“一次性内容产品”,同步启动IP的全维度开发。依托自身覆盖“内容生产-商业转化-场景落地”的全产业链优势,孵化、品牌、研发、商务、商品多部门深度协作,与创作环节同步推进、共同成长。

这一战略实现了IP与观众从“情感共鸣”到“生活陪伴”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载体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衍生品。

电影上映后,上影集团旗下上影元迅速上线涵盖毛绒玩具、文创用品等多元品类的800余款衍生品,销售点位覆盖超3000个,累计销售GMV突破2.5亿元。

其中,与知名品牌“问童子”联合开发的玩偶系列成为现象级产品。该产品于7月15日开启预售时,便引发网络热议,上线后不仅带动上影旗下直营影院卖品销售额环比提升50.5%,更以超2500万的GMV长期稳居电商毛绒玩具品类榜首,获央视财经、人民网专题报道,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自发创作的UGC内容。用玩具拍摄短视频,形成“产品-传播-电影”的反向互动,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

“如今,‘小妖怪’已经不再是一群简单的电影角色,而是有灵魂的小精灵,正以各种形式走进观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日常陪伴的情感依赖。”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说。

从精巧的“指尖玩偶系列”到成为复购率超高的“主题冰箱贴”,再到首月销量突破300万份的潮玩手办盲盒,这些小妖怪成功完成了从“电影角色”到“情感伴侣”的身份转变。

02 电影IP如何成为产业“催化剂”

如果说衍生品是IP价值的直接变现,那么《浪浪山小妖怪》更大的突破在于,它将IP转化为赋能多个产业的“催化剂”。

在文旅融合方面,团队核心目标是打通“线上观影—线下体验”的情感与消费链路。《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策划,上影元文化总经理李早介绍,“我们推出展览、美陈等多条产品线,让观众在离开影院后,仍能通过文旅消费持续感受IP魅力,回味影片场景。”

据统计,《浪浪山小妖怪》在北京、上海、深圳等6大城市落地3场展陈及7场快闪活动,累计吸引客流超30万人次,带动商场消费平均增长10%至15%。

最令大家熟知的应该是与山西省文旅厅合作的“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主题活动。这场文旅融合,使善化寺、永安寺等取景地搜索量上涨380%,大同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日均客流提升近3倍,预计带动地方文旅消费增长近50亿元。话题“《浪浪山》的山是山西的山”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榜,成功将“流量”转化“留量”。

小妖怪的取经路与山西的烟火气、古建魂深度交融。李早说:“团队不仅对影片中的当地建筑和文化进行介绍,还将内容设置成关卡植入文旅路线中,让游客可以一边游览,一边体验小妖怪们的同款乐趣。”

此外,“浪浪山”IP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与瑞幸联合推出的联名饮品销量超2亿杯,借助瑞幸5000余万私域用户实现深度传播与互动;与优酸乳合作的跨界营销项目成功“出圈”,推出600万瓶定制联名饮品,带动市场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线下场景方面,影片上映期间,IP内容进驻全家3500余家门店,通过“积分兑换电影票”活动实现双向联动。

影片还尝试用科技赋能文化消费场景。衍生的XR沉浸式体验项目,将虚拟场景与文化内涵深度绑定。截至目前,24个点位体验人次已超9000人,门票收入突破80万元,展现出极强的场景变现能力。按照规划,2025年底XR布点门店将拓展至近60家,覆盖全国24个省市,让沉浸式文化体验走进更多城市,成为文化消费的新增长点。

数字化合作方面,与科大讯飞AI耳机合作推出的视频彩铃,覆盖三大运营商渠道,总曝光量超1亿次;与高德地图联合打造的个性化语音包及可升级进化型车标,上线首月支付订单量突破3万单,全周期累计曝光超20亿次。

03 构建“创作-开发-再创作”的良性生态

“借用影片里的台词,我们拼好了团、走对了路,这条路我们还要继续走,也相信越走越宽。”王隽说。这条路背后是上影团队对IP运营理念的持续迭代与精进。

李早坦言,“相较于《中国奇谭1》较为简单的短片素材,《中国奇谭2》的开发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但正如於水导演提及的,原作中的部分不确定性元素,会对商业化进程造成阻碍,此类内容需经过二次创作,才能更好地适配批量化产品开发需求。”

针对当前市场化合作特点,团队积极拓展多元内容风格。考虑到多数品牌方与商品方对合作素材的“精细化”需求较高,团队重点强化视觉开发能力,积累了多类型、多风格的视觉素材,确保合作方能在影片上映的紧张周期内,快速推出大量产品与商品,并应用于各类线下体验场景。

“除视觉素材提炼外,团队还为后续数字化产品开发提前布局:鉴于影片采用二维美术风格,而线下展陈、数字化应用等场景需三维素材支撑,团队克服技术难点,制作了大量国风美学风格的3D数字资产,同时完成场景空间的3D化处理——这一举措弥补了传统二维影片缺乏三维资产的短板,为后续多元开发奠定基础。”李早说。

在IP影响力延伸上,团队借助电影受众基础,拓展IP长线生命力:游戏领域,与网易《梦幻西游》手游、巨人网络《月圆之夜》等合作,推出IP联动版本;图书领域,今年推出的相关图书销量已超1000万册。

王隽总结道,《浪浪山小妖怪》依托集团全产业链协同的优势,统筹兼顾了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实现了从内容生产、发行放映、IP运营、消费赋能的完整闭环,打造了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全领域的授权合作矩阵。同时,影片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优质IP对带动文旅行业热潮的无限潜力和示范效应,一系列数据的转化过程,都验证了电影产业拉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巨大潜力。

记者 /赵丽 李霆钧

文字编辑 /李佳蕾

编辑 /王浩嘉

CONTACT US

转载授权 | 214742506(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来源:中国电影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