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则是暑期档票房爆发的《捕风追影》,网播定档11月14日,如果还没看过的朋友,到时候千万别错过了,这是成龙近年来质量最棒的一部电影,也是打的最凶猛的一部电影。
最近,著名演员成龙大哥又有三则影讯爆出了。
一则是暑期档票房爆发的《捕风追影》,网播定档11月14日,如果还没看过的朋友,到时候千万别错过了,这是成龙近年来质量最棒的一部电影,也是打的最凶猛的一部电影。
另一则是他主演的积压片《狂怒沙暴》,在唐德影视运作下起死回生了,预计定档12月份,不过,此片之前上线了流媒体,质量并不好,根本不需要花钱去看。
还有一则便是《过家家》,此片近日宣布定档2026年1月1日上映。这时候,您肯定要问,成龙啥时候拍过这部电影呢?
你没听过不要紧,啡哥这就来介绍一下。
此片有个特点,那就是71岁成龙不打了,改走温情喜剧风格,从片名你可以看出,这与沈腾的《抓娃娃》很相似。
那么,《过家家》的票房,能否复制《抓娃娃》33亿奇迹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此片的票房体量达不到,再说老去的成龙哪能和沈腾媲美呢?
但是啡哥看完预告片之后,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将有几大关键词语进行阐述。
第一个关键词:改名。
首先,我们得介绍这部电影,此片原来的名字叫《陌生家庭》。
在《捕风追影》热映期间,成龙大哥曾说过,有些电影是为了“还债”,有的电影是为了让自己的成家班生存下去,而有的电影则是他自己一直想要拍的。
没错,《过家家》就是成龙一直想要拍的那部电影,那此片到底有何吸引力呢?
这必须要介绍剧情了,成龙饰演的老房东任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时不时的会发作一次。
他把自己的租客钟不凡,误认为离家多年的儿子,而这个钟不凡囊中羞涩,没办法,只能与独自漂泊的租客苏晓月,斜杠中年房屋中介贾爷,以及邻居金珍姑相聚在同一屋檐下。
这样就组建了一个临时的陌生家庭,陪着房东一起玩“过家家”……
看完剧情,你想到了啥?
是的,日本一部非常出名的剧情片《小偷家族》,也是讲述了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庭故事。此片好不好看,豆瓣8.7分足以说明问题。
另外,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其实也差不多和这个一样,都属于临时组建,去帮助某些人的故事。
这两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错,尤其《我不是药神》,内地票房大爆31亿。
《过家家》的主创除了成龙主演之外,还有彭昱畅、张佳宁、潘斌龙、李萍、冯冰等演员加盟主演,是李太言的一部院线长片。
此片的监制为韩三平,也是《我不是药神》幕后推手,他曾长期担任中影集团老总,如今虽已退休,年届七十二,却依然在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能被韩三平选中并投入监制力量的电影,那剧本定然不会差,更何况,《过家家》的投资方正是实力雄厚的中影集团。
那为何把之前的《陌生家庭》改成《过家家》呢?
明眼人一看,这片名不就是和沈腾的《抓娃娃》一个类型嘛,都属于某种“游戏”,一个是中年夫妇为了培养子女;而另一个是组建家庭陪着老爷子过家家。
改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抓娃娃》之前的片名叫《接班人计划》,太老土,而改名之后,院线票房直接飙到了33亿,除了沈腾马丽的票房号召力之外,片名非常重要。
国庆档有部质量不错的电影,叫《毕正明的证明》,就是被片名耽误的佳片;还有申奥导演的《吉祥照相馆》改名成《南京照相馆》,《捕鱼行动》改名成《孤注一掷》,票房全爆了。
这个《陌生家庭》给观众一种文艺片的感觉,改成了《过家家》就很有商业化了,起码会引起一些观众的注意,想来了解一下。
如果你看到《过家家》和成龙点进来,看啡哥写的这篇文章,说明片方的这次改名相当成功。
第二个关键词:成龙不打了。
打星、功夫明星、动作演员、动作喜剧片,这些词语差不多都是成龙的代名词,他从70年代一直打到现今,从香港影坛打到国际影坛,成为华人动作演员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和当年的李小龙、后来的李连杰一样,成龙把中国功夫带到了好莱坞,带到了全世界,他那些玩命、诙谐又充满创造力的打斗,早已深入人心。
但成龙大哥今年也71岁了。
你仔细回想,除了2009年那部争议巨大的《星宿事件》,他几乎从未在银幕上彻底“歇手”。
如今的成龙,在《捕风追影》里还在拼命打,不过,观众也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力不从心,动作的节奏和力度,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之前的《龙马精神》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是一种无奈,每个人都要面临生老病死,巨星成龙也不例外,当他71岁了,乃至81岁了,还能一直打下去吗?
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一个演员必须面对的。
所以,《过家家》里成龙宣布“不打了”,意义非凡。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转型,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向我们悄然挥手作别。
对于看惯了他跳高楼、跳钟楼、在极限环境里搏命的观众来说,一个完全不打、只走温情喜剧路的成龙,新鲜感是拉满了。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没有拳脚的成龙,还能吸引我们走进电影院吗?
这里就不得不提票房的风险了。
成龙的票房基本盘,是建立在“动作喜剧”这四个字上的。一旦抽掉“动作”这个根基,纯靠文戏和剧情去打动观众,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赌注。
如今的电影市场,年轻观众是主力,大家是否愿意为一个不打只演的老牌巨星买单?这是个现实又残酷的问题。
不过,反过来想一下,其实,风险的另外一面那就是机遇,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不打了”,这部电影才获得了更多的话题度和关注度。
大家都想看看,卸下功夫铠甲后的成龙,演技究竟如何?他能否凭借一个阿尔兹海默症父亲这样的角色,真正触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如果成功了,这将是成龙演艺生涯一次华丽的涅槃重生,为他开辟一条全新的、可持续的戏路。
这样一来,“成龙不打了”这五个字,既是《过家家》最大的悬念,也是此片票房成败最关键的变量。
它可能会劝退一部分只想看爽片的动作迷,但也可能吸引来一批寻求好故事、细腻表演的剧情片观众。
最终,《过家家》票房能否大爆,不是取决于成龙打或不打,而是取决于剧本的质量和上映后的口碑。
第三大关键词语:档期竞争。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档期竞争了。
《过家家》定档2026年元旦,也就是跨年档次日,而今年的跨年元旦档相当强悍,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一届。
有看点的电影比国庆档都要多,而且类型各异,《过家家》定档在此,必然要与一些电影硬碰硬了。
第一部对打的便是申奥导演,肖央主演的《用武之地》。
这是一部类似于《万里归途》的电影,导演申奥的水准,已验证其操盘商业类型片的超强能力,这也是跨年档最有希望破10亿票房的电影。
成龙的《过家家》与其对打,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第二部要对打的是饶晓志导演,陈建斌和刘德华主演的《无名之辈意义非凡》。
第一部《无名之辈》就是靠口碑逆袭的黑马,饶晓志最擅长的就是多线叙述,最后用情感打动观众,可惜,暑期档一部《否极泰来》票房扑街了。
这一部有刘德华加盟,会给电影增加很多热度和流量。在题材上面,与《过家家》也有些重合,我觉得这两部电影,还是能对打一下的。
除此之外,还有古天乐、林峯和宣萱主演的《寻秦记》,TVB剧迷的情怀拉满;以及柯汶利导演,彭昱畅和张钧甯主演的犯罪悬疑片《匿杀》,风格鲜明,能满足年轻观众的猎奇心理。
这么一圈看下来,《过家家》的处境确实尴尬。
论场面和规模,比不过《用武之地》;
论同类型的深度和演员新鲜度,可能要逊于《无名之辈意义非凡》;
论情怀和特定受众,不及《寻秦记》;
论类型刺激,又不如《匿杀》。
那《过家家》是不是就毫无还手之力了呢?
倒也未必。
此片的优势就在于“唯一性”。
在这样一个强片林立的档期里,它是唯一一部主打“不打”的成龙电影,是唯一一部聚焦阿尔兹海默症、用“过家家”形式探讨家庭温暖的温情喜剧。
如果这部电影能用高质量的口碑,精准触达渴望在节日里获得一份真挚感动的观众,就很有可能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毕竟,当年《我不是药神》能爆,靠的也不是场面,而是直击人心的力量。
《过家家》想复制奇迹很难,但成为一匹小而美的黑马,我觉得机会还是有的。
通过以上三大关键词语,最终,我预测此片的票房约在2亿左右。
如果质量真的有豆瓣8.5分以上,那么此片的票房会大幅提升至5亿;反之,口碑不行的话,排片会被其他电影挤压,票房也就几千万的样子。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沈腾《抓娃娃》33亿票房奇迹。
看到啡哥的介绍,您对此片有兴趣吗?您觉得《过家家》票房能有多少呢?
来源:梦回迷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