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愈电影《百川东到海》正式定档,将于11月18日起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电影讲述暑假期间,生活在沙漠腹地的少年小海(吴潘芮饰)独自踏上进城寻母之路,途中结识了另一位少年元元(王浩宇饰),两人在县城展开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夏日冒险。影片以“学生作文”为叙事线索,
治愈电影《百川东到海》正式定档,将于11月18日起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电影讲述暑假期间,生活在沙漠腹地的少年小海(吴潘芮饰)独自踏上进城寻母之路,途中结识了另一位少年元元(王浩宇饰),两人在县城展开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夏日冒险。影片以“学生作文”为叙事线索,透过孩童的眼睛,用最本真的视角,娓娓道来一个关于乡土记忆与精神归处的成长故事,唤醒每个人心中那片尚未远去的童年原野,是今年秋冬之际一部值得静心品味的温暖作品。
定档海报预告发布,匠心打造沙漠深处成长寓言
本次发布的定档海报采用温暖手绘风格,展现少年蹲踞沙地凝视水洼的童真画面。水滴中倒映着碧海蓝天的景象,巧妙寓意着在物质贫瘠的环境中,心灵依然能孕育最辽阔的远方想象。
同步释出的预告片开启了一场诗意盎然的夏日回忆,游乐园的戏水欢笑、关于“小明星”的对话、“金榜题名”的向往、沙地上父子假装开船的美好时光,与“这块地是种啥啥不行”的现实困境形成动人对照。父亲追忆“水多得很”的往昔,母亲讲述“我们在海边住呢”的温柔低语,共同引发出一个沙漠少年对远方和故土的深深思考。
影展认证佳作,路演治愈之旅即将启程
电影《百川东到海》以西部沙漠为独特背景,通过当地小演员至真至纯的表演,以及女性导演独有的清新镜头语言,在沙漠与大海的诗意对比中,以孩童视角轻盈解构“去与留”的人生命题。
此前,该片荣获第10届重庆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奖,入围第16届 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入围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荣获第20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儿童电影提名,导演吴双也获得该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提名。为让更多观众提前感受这部治愈之作的独特魅力,影片即将展开全国路演活动,主创团队将奔赴多座城市,与观众零距离分享创作心得。
该片由吴双导演,朱琳监制,姚春光、曹宏伟制片,刘婧、吴双编剧,吴潘芮、王浩宇主演。
值此定档之际,导筒也带来电影《百川东到海》导演吴双的独家专访,在《百川东到海》的镜头里,感受沙漠与大海的诗意对话,完成一场从眼底到心底的治愈旅程。
专访正文:
导筒: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作为自己的首部作品?
吴双:我觉得拍电影最重要的是能和观众产生共鸣,这个故事到底是“谁”的,在我看来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之前在国外留学,再加上做这个行业,到处跑来跑去比较多,所以到底是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还是回到家乡过安稳的生活,这件事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选择。正好,借这个神秘的沙漠村庄,还有可爱的小主人公表达出来。
导筒:影片为什么叫《百川东到海》?
吴双:这个片名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概,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大海”,都有想抵达的“远方”,不论选择哪个方向和目标,都是在勇敢前进和大胆尝试的路上。
导筒:在实地拍摄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创作挑战,或是意外收获的灵感被融入影片?
吴双:我们采风的时候,在沙漠里面遇见了一两颗小贝壳,觉得是蛮新奇的。但直到后面发现成片的贝壳的时候,那一刻还是蛮震撼的。后来和老乡聊天才知道这里古代曾有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泊。所以,能与这个贝壳相遇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能自己是与时间相遇。很多观众说影片具有魔幻色彩,但对我来说魔幻都源自于现实的经历。
导筒:影片中的角色有的选择出去看看,有的选择留在家乡。你如何看待这些选择呢?
吴双:我觉得现在个人的发展更多元化,社会也越来越宽容,北漂沪漂和进大厂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小镇经济也在兴起,曾经觉得小镇做题家是个贬义词,现在看到很多人拿这个词形容自己开涮。在片中小主人公也是慢慢了解到自己拥有不同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导筒:那你的创作初衷,现实疑问:“出走,归乡”得到答案了吗?
吴双:还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用片子里的一句台词回答:勇敢向前走就知道了。
导筒:影片虽然是以儿童作为主角,但有很多大朋友也很喜欢,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小朋友或者已经长大的大朋友童年时期的“嘴替”呢?
吴双:不管在哪,升学和课业的压力一直伴随大家,希望家长不要拿成绩定义孩子,也可以尊重每一个小孩。尝试“弯下腰”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多去认同他们。小朋友也可以认同自己的价值,自信的成长。我觉得这部电影更适合“大朋友”观看,学习与小朋友对等的沟通。
导筒:影片中有很多强反差,为何会安排这些强烈的对比?
吴双:沙漠与海洋,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出走者”妈妈和“留守者”的爸爸,通过空间、叙事、人物的剧烈碰撞,呈现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其实所有对立面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真正的成长,始于对这种复杂性的接纳。
导筒:你认为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吴双:社会意义?应该就是在冻人的十一月,带来美丽的沙漠风光,让观众暂时忘掉寒冷……哈哈。人生如冒险,一路做选择,成长烦恼如影随形。天转凉,不妨看看这部充满童趣的夏日电影,重拾纯真。无论何时,别被问题困住,别畏惧,勇敢向前,所有难题都会在时光里化解。
导筒现场特别呈现
治愈系儿童电影
《百川东到海》北京首映场
活动详情:
时间:
11月17日 周一 放映:19:00-20:30 映后交流:20:30 -21:15
地点:
首都电影院(西单大悦城店)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31号西单大悦城F10
映后特邀对谈嘉宾:
戴锦华
戴锦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
著有《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电影理论与批评》《隐形书写》《涉渡之舟》《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
映后到场主创:
导演:吴双
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硕士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导演长片首作《百川东到海》曾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北京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曾获重庆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和最受传媒关注儿童电影提名。
报名方式:
票价:59元
发送付款截图至下方客服微信
同时回复“ 北京 百川东到海“
官方周边:
1、A4海报+精美票根,人手一份
2、北京场独家伴手礼沙葱,人手一份
3、精美衍生品,互动交流 可得
注:除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活动,一经售出,恕不退款。转票可进群转让或者转送。
注:因影院包场系统出入账原因,票面价格和报名费会有不同,报名费包含活动运营成本
观影说明:1.至少提前15分钟凭报名姓名及手机号签到,早到可优先选座2.观影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自发光物品(如电脑、手机、手电等),禁止屏摄及大声喧哗3.迟到的观众请勿使用闪光灯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