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已逾半月,这份涵盖了年度热门影片与实力派演员的榜单,看似硝烟弥漫,实则各奖项的竞争态势已初现轮廓。在最受关注的演员类奖项中,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主角的角逐尤为激烈——前者是朱一龙与易烊千玺的“新老对决”,后者则是宋佳与咏梅的“
金鸡奖悬念解析:朱一龙易烊千玺影帝之争,宋佳咏梅影后难分高下
202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已逾半月,这份涵盖了年度热门影片与实力派演员的榜单,看似硝烟弥漫,实则各奖项的竞争态势已初现轮廓。在最受关注的演员类奖项中,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主角的角逐尤为激烈——前者是朱一龙与易烊千玺的“新老对决”,后者则是宋佳与咏梅的“女性力量博弈”。每一位提名者都带着极具说服力的作品与角色而来,他们在大银幕上的精彩演绎,让这场奖项之争成为年度影视圈最值得探讨的话题。
金鸡奖作为中国电影三大奖之一,向来以“专业、权威”著称,其评选标准既看重演员的演技爆发力,也考量作品的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今年的提名名单中,既有深耕影坛多年的实力派,也有不断突破自我的青年演员,他们的竞争不仅是个人荣誉的比拼,更折射出当下中国电影多元化的创作生态。
最佳男主:朱一龙的“主流情怀”对决易烊千玺的“小众深耕”
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单中,黄晓明、大鹏、刘昊然三位演员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短板,使得他们的竞争力相对有限。黄晓明主演的《阳光俱乐部》因前期撤档风波影响,上映后票房惨淡,仅收获8600万元票房,口碑也呈现两极分化,其饰演的创业老板角色虽有励志内核,却因剧情单薄未能引发广泛共鸣;大鹏在《长安的荔枝》中挑战唐代小吏李善德,这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影片,被不少观众吐槽“不如剧版细腻”,大鹏的表演虽中规中矩,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记忆点;刘昊然在《解密》中饰演数学天才容金珍,为贴合角色特意减重十斤,造型上突破以往阳光形象,但演技上仍被评价“未能跳出偶像滤镜”,对角色内心的刻画稍显稚嫩。
相比之下,朱一龙与易烊千玺的竞争堪称“神仙打架”,两人分别凭借《志愿军存亡之战》与《小小的我》两部作品,展现出截然不同却同样震撼的表演实力,也让影帝归属充满悬念。
易烊千玺:第四次提名,用“痉挛的肌肉”塑造脑瘫少年
2000年出生的易烊千玺,如今已是金鸡奖的“常客”——从《少年的你》首次提名到今年的《小小的我》,这是他四年内第四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这份提名频率,足以证明业界对这位青年演员的认可,而《小小的我》中的脑瘫少年“阿明”,则是他演技生涯的又一次重磅突破。
为了精准塑造出脑瘫患者的生理特征与精神状态,易烊千玺在进组前做了三个月的准备工作。他先后走访了三家康复中心,与十余名脑瘫患者及家属深度交流,每天观察他们的行走姿态、面部表情甚至说话时的气流变化。“有个十七岁的男孩,说话时嘴角会不自觉抽动,右手总是蜷缩着贴在胸口,我就每天对着镜子模仿他的动作,一开始控制不好力度,胳膊经常酸到抬不起来。”易烊千玺在采访中透露,为了保持角色“肢体不受控制”的状态,他在拍摄时会刻意让相关部位的肌肉保持轻微痉挛,一场戏拍下来,肌肉僵硬得需要工作人员用筋膜枪按摩半小时才能缓解。
影片中有一场阿明独自过马路的戏,成为全片的高光时刻。镜头里,他身体左右摇晃,脚步虚浮却异常坚定,过马路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他趴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爬起来,手指在地面上抓出几道血痕,眼神里却没有丝毫怯懦。这段戏没有一句台词,易烊千玺仅通过肢体动作与眼神,就将阿明对独立的渴望与生活的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有观众在影评中写道:“看到他摔倒后咬着牙爬起来的样子,我瞬间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困境,那种不甘示弱的劲儿,太有感染力了。”
尽管表演极具说服力,但《小小的我》的小众题材可能成为易烊千玺获奖的“绊脚石”。这部聚焦特殊群体的剧情片,票房仅突破1.2亿元,受众范围相对有限,相比主旋律大片,在奖项评选中可能缺乏足够的情感共鸣基础。“第四次提名已经是荣誉,但想要获奖,还需要一点运气。”业内影评人分析道。
朱一龙:从银幕到现实,用“一颗糖纸”承载家国情怀
如果说易烊千玺的优势在于角色的“极致突破”,那么朱一龙凭借《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志愿军战士“赵安生”,则赢在了角色的“情感厚度”与作品的“主流价值”。这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上映后票房突破15亿元,口碑票房双丰收,成为今年主旋律电影的标杆之作。
朱一龙饰演的赵安生,是一名年仅二十岁的通信兵,性格憨厚却有着超出年龄的坚定。影片中,他的任务是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天气里,穿越敌人的炮火封锁线,将重要情报传递到前线阵地。为了贴合角色的“战场质感”,朱一龙在拍摄期间坚持穿着单薄的军装拍戏,在长白山的实景拍摄地,他的耳朵和手指多次被冻伤,却从未耽误过一场戏。“有次拍卧倒的戏,雪地下面有块石头,我没注意直接跪了上去,膝盖当时就青了,但想着角色在战场上根本顾不上疼,就咬着牙拍完了整场戏。”
影片结尾赵安生牺牲的场景,成为无数观众的“泪点炸弹”。被敌人炮弹炸伤后,他躺在雪地里,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糖纸,那是出发前妹妹塞给他的,糖早就化了,只剩下糖纸还带着体温。他用冻得发紫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舔着糖纸,眼神望向祖国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后缓缓闭上眼睛。这段戏,朱一龙没有刻意煽情,却用“舔糖纸”这个微小的动作,将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展现得催人泪下。“那颗融化的糖,是他对家人的牵挂,也是他守护家国的动力,这个细节太戳人了。”
更难得的是,朱一龙将角色的家国情怀从银幕延伸到了现实。今年9月,在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的仪式上,朱一龙以“赵安生”的角色身份出席,他穿着军装,手捧烈士遗像,神情庄重肃穆。当他看到烈士遗骸被缓缓抬下飞机时,眼眶泛红,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这一幕被镜头记录下来,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他不仅演活了志愿军,更尊重着每一位英雄,这种情感的连接,让电影更有温度。”
主旋律题材的优势、角色的情感共鸣以及演员与角色的“双向奔赴”,让朱一龙成为本届金鸡奖影帝的最大热门。“他的表演既有爆发力又有细腻度,加上作品的主流价值,获奖概率很大,很有可能实现金鸡奖‘二封’。”
最佳女主:宋佳的“底层挣扎”与咏梅的“绝境重生”
与影帝之争相比,最佳女主角的角逐同样激烈。宋佳凭借《好东西》中的失业母亲“王铁梅”,咏梅则以《出走的决心》里的苦难女性“李红”,共同构成了今年影后竞争的核心。两位女演员都聚焦女性困境,通过不同的角色故事,展现出当代女性的生存力量,她们的表演难分高下,让影后归属充满悬念。
宋佳:用“粗糙的双手”演绎底层母亲的坚韧
在《好东西》中,宋佳饰演的王铁梅,是一位生活在南方小城的中年女性——工厂倒闭失业,丈夫出轨离婚,独自带着上初中的儿子艰难生活。为了赚钱养家,她摆过地摊、送过外卖,甚至去工地做过搬砖的零活,生活的重压让她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与沧桑。
为了贴近这个底层角色,宋佳在进组前特意去工厂体验生活,跟着流水线工人学习组装零件,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她还刻意增肥十斤,让脸部显得浮肿,肤色也通过晒灯变得黝黑,彻底丢掉了“知性女神”的形象。“王铁梅不是什么英雄,她就是个想让孩子吃饱饭的普通妈妈,我要演出她的粗糙与真实。”宋佳说。
影片中有一场王铁梅与前夫争夺儿子抚养权的戏,成为宋佳的“演技秀场”。法庭上,前夫的律师指责她“收入不稳定,无法给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王铁梅没有哭闹,而是从包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零钱和缴费单——那是她送外卖赚的钱,还有儿子的学费、生活费缴费凭证。“我每天送五十单外卖,能赚两百块,够我和儿子吃饭,够他上学,我虽然穷,但我没让他受一点委屈。”她说话时声音沙哑,手指紧紧攥着那些单据,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满是倔强与不甘。这段戏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却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有网友评论:“这就是我妈妈的样子,为了生活拼尽全力,从来不说苦。”
除了底层生活的挣扎,影片还探讨了中年婚姻的困境。王铁梅与前夫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时,两人沉默地签字,前夫突然说:“当年你要是不那么强势,我们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王铁梅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反驳,只是轻声说:“我强势,是因为我知道没人能替我扛。”这句台词,道尽了无数中年女性的无奈与坚强,也让王铁梅这个角色更加立体丰满。
咏梅:用“平静的绝望”诠释绝境中的重生
如果说宋佳的表演充满“烟火气的爆发力”,那么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则用“克制的细腻”,演绎出一位女性在绝境中的重生。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咏梅饰演的李红,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被父母强行嫁给家暴丈夫,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生活的苦难像一张网,将她紧紧困住。
为了贴近角色,咏梅花了两个月时间,与故事原型人物及其家人交流,了解她的生活经历与心理变化。“她告诉我,最绝望的时候,她曾想过带着孩子跳河,但看到大女儿画的画,她又舍不得了。”这个细节被咏梅融入到表演中,影片中有一场李红准备自杀的戏,她看着女儿画的“全家福”,画面里的妈妈笑得很开心,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画中的自己,眼泪无声地滑落,最终把农药倒进了下水道。
咏梅的表演最动人之处,在于她对“平静绝望”的精准把控。李红被丈夫家暴后,没有大喊大叫,只是默默收拾好破碎的碗碟,给自己的伤口涂药;被婆婆指责“生不出儿子”时,她低着头做饭,肩膀却在微微颤抖。这种“不爆发的痛苦”,比激烈的情绪更具感染力。有影评人评价:“咏梅的眼睛里全是戏,她不用说话,你就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隐忍。”
影片的结局,是李红的“自我救赎”。她带着两个女儿离开家乡,开着一辆二手面包车开始旅行,当车行驶在开阔的公路上时,她穿上了一件红色的裙子——那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衣服,多年来一直压在箱底。她打开车窗,风吹起她的头发,她嘴角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那一刻,所有的苦难都被抛在了身后。“红色代表着新生,李红不是逃离,而是开始为自己而活。”咏梅这样解读角色。
《出走的决心》凭借真实的故事原型与深刻的主题,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咏梅的表演也被认为是“教科书级别的演技”。与宋佳相比,咏梅的优势在于角色的“情感层次更丰富”,从绝望到重生的转变,展现出更强的表演跨度。
奖项之外:提名即是认可,演技终会发光
尽管外界对奖项归属议论纷纷,但对于演员而言,提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认可。黄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说:“《阳光俱乐部》虽然票房不好,但我在拍摄中收获了很多,下次会带来更好的作品。”刘昊然也表示,这次提名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未来会更加专注于演技打磨。
而对于观众来说,金鸡奖的意义不仅在于评选出“最佳”,更在于让更多优秀的作品与演员被看见。《小小的我》让更多人关注到脑瘫患者群体,不少公益组织因此发起了“关爱特殊群体”的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激发了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影院里经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观影的场景;《好东西》与《出走的决心》则让女性困境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推动了相关话题的讨论。
11月底,金鸡奖颁奖典礼将正式举行,影帝影后的归属也将尘埃落定。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朱一龙、易烊千玺、宋佳、咏梅这些演员,都用自己的表演为中国电影增添了光彩。正如咏梅在采访中所说:“奖项是锦上添花,但能通过角色传递力量,才是演员最大的价值。”
夕阳下,某影院的海报墙上,《志愿军存亡之战》与《小小的我》的海报相邻摆放,朱一龙的坚毅与易烊千玺的倔强在灯光下交相辉映;不远处,《好东西》与《出走的决心》的海报前,几位观众正在讨论着角色的命运。这些被镜头定格的瞬间,都在诉说着:在中国电影的土壤上,有温度的作品永远会被铭记,有实力的演员终会发光。
来源:抚资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