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分钟鼓掌?我鼓掌9秒都算给面子。”——刷到这条威尼斯影评时,正挤在地铁里,手机电量只剩12%,像极了银行卡余额,也像极了35岁打工人的续命血条。下一秒,朴赞郁把镜头怼进造纸厂,25年老员工柳万洙抱着纸箱走出大门,纸箱里不是奖杯,是工牌、降压药、还有没拆封的
“9分钟鼓掌?我鼓掌9秒都算给面子。”——刷到这条威尼斯影评时,正挤在地铁里,手机电量只剩12%,像极了银行卡余额,也像极了35岁打工人的续命血条。下一秒,朴赞郁把镜头怼进造纸厂,25年老员工柳万洙抱着纸箱走出大门,纸箱里不是奖杯,是工牌、降压药、还有没拆封的胃溃疡药。弹幕瞬间安静:原来被裁的不止我。
别急,电影没打算卖惨。它把求职网站刷成暗网——岗位就一个,竞争者得先“物理消失”。老柳用Excel列表格,把对手的名字、履历、家庭住址写成KPI,杀一个,划一条红线。血条越短,他发际线居然回春,衬衫领口也敢敞开两颗扣子。观众席爆出尴尬笑:谁没在心里给前领导写过死亡笔记?只是韩国人真拍出来了,还申到了政府补贴。
更扎的是,老柳不是底层。他住的是首尔“盆唐区”——韩国版海淀,房贷还剩17年,女儿学小提琴,老婆练普拉提。中产最怕的不是穷,是掉下去。电影里一句台词都没提“阶级滑落”,镜头只给玄关:钥匙碗边堆着待扔的 Nespresso 胶囊,像一排小棺材。看完忽然懂了,为啥韩国咖啡店拼命推“美式续命”,那哪是咖啡因,是续中产身份证。
有人拿《寄生虫》对比,说同样讲贫富,其实不对。《寄生虫》是地下室气味往上传,《无可奈何》是客厅吊灯突然砸下来。前者讲“上不去”,后者讲“守不住”。最狠的一场戏,老柳面试回来,发现小区门禁人脸识别把他挡在门外——系统升级,他原来那枚“中产脸”过期了。影院里响起零星的“卧槽”,全是35岁以上嗓音。
演员也玩真格。李秉宪为了演“社畜味”,提前三个月去韩国最大造纸厂打卡,HR给他办的是“临时工”工牌,真·连工位都没,只能蹲仓库里吃便当。杀青那天,他把那张工牌带回家,据说至今还塞在钱包夹层,“提醒自己和角色一样,都是可随时被粉碎的纸浆”。这话传到国内,微博热搜挂了一整天词条:#李秉宪钱包里的裁员工牌#。
视觉更阴间。朴赞郁把杀人场面拍得像PPT:冷白底+高饱和红,每死一个人,屏幕弹出“HIRED”绿色小对勾。血腥被包装成招聘软件动效,笑完只剩后怕——原来人力和死神用的是同一套UI。有做HR的网友留言:看完把公司招聘后台换成绿色图标,被领导骂“不吉利”,他回怼“只是提前让用户适应结局”。
别说韩国太远。国内大厂这两年“毕业”大礼包,35岁+论坛里遍地是“柳万洙”。区别是,我们把简历改成年糕体,把Gap说成“灵活就业”;他们直接拍成犯罪片,还送去奥斯卡冲奖。最骚的是,韩国真给50岁+失业者发“再就业”补贴,每月折合人民币四千块,电影上映当天,政府官网被挤爆,口号是“别让电影照进现实”。而评论区最高赞:先把补贴给够,再拍续集。
片尾老柳没落网,他站在汉江冰面上,把手机塞进冰洞,像删号跑路。镜头拉远,冰下黑压压一片,全是被丢进去的简历A4纸。影院灯亮起,没人离场,大家低头掏手机——都在检查邮箱有没有新面试通知。那一刻,黑色幽默完成闭环:电影结束,裁员继续。
来源:露露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