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经济掀起新浪潮,这场对话找到了破局点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6:50 1

摘要:中国日报10月30日,"宜昌对话·中国电影经济新浪潮"在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活动期间举行。一场关于电影与经济的智慧碰撞,在长江之畔拉开序幕。

中国日报10月30日,"宜昌对话·中国电影经济新浪潮"在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活动期间举行。一场关于电影与经济的智慧碰撞,在长江之畔拉开序幕。

来自电影、经济、科技、文旅领域的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宜昌,聚焦AI重塑电影工业新范式、光影赋能城市经济新蓝图两大维度,为中国电影在技术变革与经济发展交汇点中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共识。

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中国正进入个性化消费的腾飞周期,中国电影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她强调,中国电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十五五"规划展开:抓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做深做长电影产业链;打造中国电影独有IP,拥抱AI,重塑电影产业竞争力;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则提出,一部"好看、好玩、好潮"的电影,应融入市井烟火、悦己体验、诗与远方、精神追求与心灵字样,推动电影+城市街区赋能、电影+城市文化形象、电影+国族精神形塑。她提出,中国电影经济的发展需盘活百廿年光影记忆,链接沉寂的数千年文化传承,展现恢弘的万里风光人文、探索浩渺的未知宇宙。而根本在于,电影唯有先"好看",才能实现"好玩"与"好潮"。

近年来,中影自主研发了"LED虚拟拍摄系统"以及"AI电影译制系统",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平回顾并介绍他们将AI技术引入中影产品系统的突破性经验,他坦言AI的引入拓宽了电影行业的边界,融合跨界知识与能力,带来更多可能性。

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各行各业。在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副总裁李星冶看来,随着AI对技术壁垒的攻克,未来电影拍摄的门槛会降低,观众也成为创作者的一环,进入一个"全民参与"的电影时代。

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标。中国科协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靳一楠表示,科技领域需要来自电影行业的方向引导,研发更加适配电影制作的技术。她也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科技题材、科学家故事的电影。

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数据分析师、研究员赵丹则从观众视角切入,以《南京照相馆》《捕风追影》《F1:狂飙飞车》为例,这些在"观感刺激"和"情绪刺激"层面表现较强的暑期档电影,市场增量表现也亮眼。她认为,观众需要"刺激"和"仪式感",结合AI技术打造沉浸式线下娱乐场景,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

当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超越银幕,它便成为激活一座城市文旅消费的"金钥匙"。在第二轮对话中,不同业界嘉宾探讨电影IP如何与城市基因深度融合,让光影艺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一部电影带火一座城"的共赢。

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表示,"电影消费年"是2025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明主题,电影消费从影院向外延展,走进生活,向涵盖文旅、餐饮、零售等领域的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产业从票房占绝对比例的"票房经济"到"非票经济"同增长的转型。多元化的优质内容是"电影消费年"的基石。

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表示,追光动画是"创造IP"的电影公司,基于《长安三万里》带火西安文旅的成功经验,最新动画《三国第一部:争洛阳》也会与故事里的相关城市紧密结合。另外他透露,《三国第一部:争洛阳》的故事主要源自《三国演义》,角色以《三国志》的真实历史人物为依据创作,"三国"计划打造多部系列作品。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