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姐妹》苏州吴江点映 以镜头展现人文之美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1:52 1

摘要:10月30日,纪录电影《白马姐妹》在苏州吴江苏州湾影城举办专场点映会。这是继今年5月在2025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新鲜放映”环节完成首发放映后,导演第二次携影片来到吴江与观众见面。该作品曾入选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重点纪录片选题,

10月30日,纪录电影《白马姐妹》在苏州吴江苏州湾影城举办专场点映会。这是继今年5月在2025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新鲜放映”环节完成首发放映后,导演第二次携影片来到吴江与观众见面。该作品曾入选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重点纪录片选题,获得第八届纽约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书写民族命运影像史诗

这部纪录电影的诞生始于一场跨越24年的“影像约定”。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首次深入平武县厄哩寨,以白马四姐妹为主角开启拍摄,记录下她们从青涩少女到成熟女性的蜕变,也见证了白马寨从伐木狩猎到家庭旅游的转型。2003年,首部纪录片《白马四姐妹》登陆央视,并入选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白马人的形象第一次进入大众媒介,传播到国际社会。

2020年,一场特大山洪冲毁村寨,张同道团队再次返回,记录下白马寨的重建历程。村支书、大姐夫小木他带头修路建房,大姐伍音早、二姐晓小等村民也积极参与,最终让现代化村寨在废墟上重新崛起,而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的开通,更为当地发展带来新机遇。

这部历时24年跟踪、8年拍摄的纪实精品,以跨越时光的文化坚守与生命力量打动全场观众。97分钟的观影时光,现场观众沉浸在白马藏族四姐妹跨越二十余年的人生轨迹与文化传承故事里。

活动现场,《白马姐妹》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上台分享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讲述自己与白马姐妹结下超越镜头的深厚情谊,以及团队在山洪突袭后的艰难环境中完成拍摄的动人故事。张同道表示,《白马姐妹》首次和观众见面就是在吴江,白马姐妹第一次走出白马,来到江南,也是在吴江。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为纪录片提供了业界的互动,也提供了跨界的交流,推动行业向前走。

共筑纪录片产业发展价值生态

此次点映既是影片与吴江的再度相约,更是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与黎里古镇“六年携手”成果的又一次生动呈现。

今年是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举办的第10年,也是大会与吴江黎里古镇携手同行的第6年。十年沉淀,大会凭借其专业性、跨界性与探索性,在国内外纪实影像领域获得了高度认可,成为国内外纪录片创作者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六年相伴,大会与黎里双向奔赴,推动纪录片与江南水乡黎里古镇深度融合。

“黎里的气质和纪录片的气质是相符的,我们和黎里的六年合作,共同探索出了一条节展+基地建设的发展模式,由此实现从一场活动到一个生态的升级。未来,我们会从国际化、社区化等方面发力,希望能够把黎里古镇打造成纪录片交流的中国枢纽,从专业圈层推向公众,成为黎里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让更多优秀纪录片工作者来到黎里,汇聚吴江。”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总监罗敏圣说。

从张同道导演二十四年的影像之约,到新鲜提案大会十年的深耕沉淀,再到与黎里六年的双向奔赴,正是这份对纪实艺术的共同坚守、对文化产业的共同推动,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纪实影像跨越时光、传承文化、赋能地方的强大生命力。

探索人文经济新实践

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作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重要平台,深刻重塑了黎里古镇的发展轨迹,持续丰富着这座江南古镇的气质内涵。

2024年初,首批江苏人文经济入库案例发布,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的《探索视听文旅融合发展的“黎里实践”》案例成功上榜。黎里正在通过“纪录片+”引导多产业融合发展,孕育出更多新业态,致力为先行启动区人文经济新实践开辟新赛道。

2025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上,“中国视听大数据(CVB)黎里指数”启动,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共创伙伴达成签约,为优质纪实内容搭建全流程创作宣发平台,加快实现台网联动、资源共享。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双一流”学科实践基地正式挂牌,为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人才培育再添新平台。

从二十四年的影像坚守到十年大会的生态构建,从四姐妹的人生蜕变到古镇的产业升级,纪实影像是链接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未来,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将持续深化产业化探索,推动江南水乡与纪实影像碰撞出更多火花,以“新江南美学”实践打造文化传承与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编辑:晚秋)

来源:发现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