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绳上的蚂蚱!VR 电影与传统电影走向共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8:42 2

摘要:曾经VR是VR,电影是电影,而现在两者正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传统电影有点“跑不动”了,需要VR搭把手;VR想“站稳脚跟”,又可以靠传统电影的路径指导。

曾经VR是VR,电影是电影,而现在两者正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传统电影有点“跑不动”了,需要VR搭把手;VR想“站稳脚跟”,又可以靠传统电影的路径指导。

10月25日,元力社参加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特效创新论坛,主题为“虚拟现实:重构电影新生态”。一众行业大佬齐聚,深入探讨VR电影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中国产业电影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崭新又急速发展的领域,VR正与电影形成“共生”关系,并在接下来孕育出一片新天地。

01

近年来,传统电影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观众对电影市场整体评价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对“首波口碑”信任度也荡然无存,更依赖后续真实评价,这些反映出传统电影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在崩塌。

数据显示,2019年达到17.28亿观影人次的顶峰后,趋势一路走低,2024年相较顶峰更是跌去超4成。

北京百纳千成执行总裁讲武生《大空间电影—重构电影未来生态》

在观影人次不断走低的同时,年轻观众的流失更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观影主力军,24岁以下购票人群占比从2027年的40%跌至2025年的15%,25-29岁人群占比同样出现下跌。

北京百纳千成执行总裁讲武生《大空间电影—重构电影未来生态》

失去人心,更失去最重要的年轻人的心,传统电影产业已经被迫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电影本身有关,要么是“换汤不换药”的套路剧情,要么是扎堆拍同一种题材,观众看完吐槽没新意,口碑跟着往下掉。

体验模式上存在固化的问题,在3D电影带来有限的震撼后,电影技术一直未有大的升级,“导演主导叙事、观众被动接收”的单向传播框架,更无法满足Z世代对互动性、沉浸性的消费需求。

在此背景下,VR电影成为传统电影破局的关键机遇。

其一,VR电影以沉浸在场感重构观影体验,将观众从银幕外的旁观者转变为故事内的参与者,弥补了传统电影在体验维度的短板;其二,VR电影的交互性拓展了叙事边界,非线性叙事、多结局设计能够丰富内容层次,为传统电影的IP衍生开发提供新路径;其三,VR电影可与传统影院形成“观影+体验”的复合消费模式,为传统电影产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02

VR电影作为新兴业态,有望为电影市场带来新的广阔天地,但其要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传统电影百年积淀的产业链体系支撑,这种“路径依赖”是VR电影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策与标准层面看,传统电影的监管体系为VR电影提供了合规框架。此前,VR电影因缺乏明确的行业定义与审查标准,长期处于无规可依的状态,制约了市场接受度。而传统电影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备案-审查-发放公映许可证(龙标)”的成熟监管流程,当前这一体系已逐步延伸至VR电影领域,明确了VR电影的内容审查标准与发行规范,为其纳入正规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工业化生产维度看,传统电影的制作流程与技术经验降低了VR电影的发展门槛。VR电影早期因技术复杂度高、制作成本高昂、周期漫长,难以实现量产;而传统电影的工业化管线——包括剧本评估、场景设计、后期制作的标准化流程,以及拍摄、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被逐步复用于VR电影制作,有效缩短了项目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推动VR电影从“小众试验”走向“产业量产”。

资源与渠道层面看,传统电影的IP储备与发行网络为VR电影提供了市场入口。VR电影若从零构建IP体系,需承担较高的市场教育成本;而传统电影积累的海量优质IP,可为VR电影提供现成的故事基础与粉丝群体,降低用户认知门槛。同时,传统电影的线下影院网络、发行团队,也为VR电影提供了便捷的落地渠道,避免了VR设备家庭普及率不足的市场痛点,帮助VR电影快速触达核心观影人群。

03

“VR电影元年”

2025年可以称为“VR电影元年”!

政策层面的明确界定与体系建设,推动VR电影从“技术驱动”转向“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行业发展也正式进入正轨。

2025年3月,国家电影局正式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从官方层面界定了虚拟现实电影的概念,旨在支持电影产业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创新。

同时,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宣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也对虚拟现实电影的放映形式、摄制手段、放映方案、内容题材等进行指导,并着手解决虚拟现实电影的兼容性问题,以及标准研制工作。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张海悦在报告中指出,虚拟现实电影将适应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技术趋势,持续优化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电影科技高质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电影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适应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发展要求,有序推进电影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智慧电影、智慧影院和沉浸视听新兴业态,实现电影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国内已获“龙标”虚拟现实电影达61部,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04

VR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共生”,本质上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基础的深度融合!

传统电影以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为VR电影“筑基”,解决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痛点;VR电影以技术优势为传统电影“赋能”,破解其内容创新不足、体验固化的颓势。

二者并非简单的“互补”,而是形成了“相互成就、共同进化”的产业新生态。

这种共生关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市场层面的增量共享,更在于推动电影产业的质效升级。它既保留了传统电影在叙事艺术、文化传播上的核心优势,又通过VR技术拓展了电影的表达边界与体验维度,使电影从“讲述故事的媒介”进化为“创造沉浸世界的载体”

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标准的制定、技术成本的下降、人才储备的充实,VR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共生将走向更深层次。

最后,这一崭新领域即将创造怎样的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草莓与米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