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澎湖海战》把“收复台湾”四个字做成了一门稳赚六十亿的生意,郑保瑞把大清的水师战舰直接开进了2026年春节档的票房战局。
>《澎湖海战》把“收复台湾”四个字做成了一门稳赚六十亿的生意,郑保瑞把大清的水师战舰直接开进了2026年春节档的票房战局。
为什么偏偏选2026?因为这一年是“建党105周年”“抗战胜利81周年”双重纪念,官方需要一部大银幕信号弹。选春节档,就是赌一家人吃完饺子一起进影院的场景。
《长津湖》在2021年国庆档拿下57亿,靠的就是七天长假+全民情绪共振。现在《澎湖海战》把档期往前挪到春节,多三天假期,就能多吃三亿票房。别小看这三天,春节档一天能干掉平常周末三天的量。
六十亿不是随口说,是拿来吓竞争对手的。
猫眼研究院的内部算法有一条:主旋律+战争+历史=基础15亿,再加顶流演员+顶配特效=翻三倍。易烊千玺一个人就带来200亿累计票房纪录,片方用他演康熙,十分钟的戏也要剪进预告片,就是告诉院线经理:排片别犹豫。
五十艘仿古战船每艘造价200万,一亿人民币直接砸在水里。这钱不白花,它让预告片里出现“实船实拍”四个字,观众会觉得值回票价,不会被绿幕糊弄。
特效交给《长津湖》原班,因为观众已经对他们有了信任账户。同一批人做同一类型的战舰、炮火,观众不会重新适应,一看就知道是“那个味儿”,省下了说服成本。
政策文件2024年8月下发的“重大题材扶持意见”,把“国家统一”列为优先投资方向。电影局给了什么实际好处?
1. 宣发通道:官方新媒体矩阵免费推送。
2. 排片保护:上映首周排片率不得低于30%。
3. 资金补贴:每卖一张票,专项基金返还1元给影院,等于票补2.0版。
这三招加起来,等于官方给片方买了十亿票房保险,剩下的才是真实市场竞争。
郑保瑞要的是什么?
他要摆脱“港产动作导演”标签。拍完《九龙城寨》之后,投资方只给他警匪片剧本,他不想再拍街头追车,就把历史战场当成更大的九龙城寨:船是楼,炮是刀,海面就是街道,清朝水师就是古惑仔。他把暴力美学从巷战搬到海战,换壳不换魂,等于告诉观众:我不仅能打,还能打得更贵更大。
王学圻演施琅,杜江演郑克塽,安排得明明白白。
王学圻73岁,脸上每一条褶子都能讲故事,观众一眼认得出这是“老戏骨”,可信度瞬间拉满。
杜江是“军人专业户”,从《红海行动》到《火神山》,观众已经习惯看他穿制服倒下,这次让他演败军之将,正好可以收割同情分。
易烊千玺演康熙,戏份短但位置高,角色一露面就要“定乾坤”,这种设置让粉丝掏钱二刷三刷找镜头。粉丝经济不是玄学,灯塔专业版做过统计,易烊千玺粉丝人均观影2.7次,《满江红》里他出场不足二十分钟,却带来接近9亿增量票房。
风险只有两处:
第一,史实。施琅在清史里评价两极,有人说是功臣,有人说是贰臣。电影一旦把施琅拍成完人,史学界就会写文章;如果把他拍成凡人,民族主义情绪又会骂编剧“膝盖软”。
第二,对手。2026年春节档已经有《流浪地球3》排队。《流浪地球》系列前作票房48亿,硬科幻粉丝和主旋律粉丝大面积重叠,预售期同一批人会被两边抢。谁排片在前三天领先,谁就赢。官方排片保护只能保首周,第二周开始就是真刀真枪。
制片方现在做三件事:
1. 把预告片剪成“爱国+热血”两版,爱国版供央视播,热血版供B站抖音上热搜,互不打架。
2. 联系海军研究院继续出科普短片,给每条仿古战船做线上编号,观众扫码就能看到舰船档案,等于把电影周边提前卖到手机上。
3. 提前一年把康熙登基的龙袍送进博物馆巡展,展品提前一年布局,观众看完展就想看电影,比路演省钱多了。
院线经理已经悄悄把2026年春节的IMAX厅锁了三成给《澎湖海战》。不锁不行,政策补贴加情怀牌,谁不锁谁吃亏。
观众别觉得自己只是买张票,实际上每次买电影票都在投票:
投给绿幕特效还是投给仿古战船;
投给太空电梯还是投给清朝火炮;
投给“地球流浪”还是“台湾回家”。
六十亿不是终点,它是下一个同类题材的起拍价。只要票房真冲到六十亿,后面还会有《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排队送审。
你觉得花八十块钱买票是在看电影,还是在交一份国家统一众筹款?
来源:花间欢快嬉戏的蝴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