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还是热的?你说你没玩手机?”父亲胡溢对儿子胡浩然的怒吼,在电影《放下手机》的开篇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这是许多当代家庭共同的痛点,手机的出现,亲情成了冰冷的低头。这部公路轻喜剧电影,不仅是一场关于亲情、治愈与成长的温暖故事,更是一封写给襄阳南漳的视觉情书。
“手机还是热的?你说你没玩手机?”父亲胡溢对儿子胡浩然的怒吼,在电影《放下手机》的开篇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这是许多当代家庭共同的痛点,手机的出现,亲情成了冰冷的低头。这部公路轻喜剧电影,不仅是一场关于亲情、治愈与成长的温暖故事,更是一封写给襄阳南漳的视觉情书。
《放下手机》以敏锐的视角捕捉了当代社会的普遍困境。父亲胡溢是一位遭遇创作瓶颈的单亲爸爸,而儿子胡浩然则是一个沉迷于手机的少年。
影片开头,父子之间的互动冷漠又揪心,缺席儿子毕业典礼的父亲胡溢问什么,胡浩然则反问“和你有关系吗?”。父子间的日常,是围绕着手机的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这种对抗,恰恰是千万当代家庭的真实缩影。因为手机,父子关系到了冰点。
在多重压力之下,胡溢知道自己以后或许会听不见,他决定在前妻带儿子出国前,实现给儿子承诺的毕业旅行。在儿子说出赤壁、荆州、襄阳这些地名时,他决定带儿子回自己的家乡,寻觅三国故事的源头,这场旅行,意外地成为修复父子关系的治愈之旅。
在回乡途中,在南漳的青山绿水间,父子二人开始重新认识彼此。胡溢平时是孩子眼中严厉、唠叨的父亲,回到老家,他是老母亲眼中宠溺的“臭毛豆”。
岁月无声,岁月无情,“为什么突然就长大了,为什么越长大越难?”这句胡溢和母亲的对话,让多少泪目,我们都拒绝长大,我们都留恋父母的温暖,这是在外经历过凄风苦雨,对故乡对母亲的眷恋。
在回乡旅途中,都市生活中缺失的陪伴得到了弥补,父子间学会了替对方考虑,他们开始走进彼此的内心,会点对方爱吃的菜,在父亲与童年玩伴“铁姨”相处时儿子悄然离去。
影片的取景地南漳,在湖北襄阳,水镜庄是三国故事的源头,电影选取了南漳水镜庄、春秋寨、天池山等超过20个景区作为拍摄场地。水镜庄,得名于纪念东汉末年隐士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
天池山景区,海拔1200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影片中,父子二人在此露营观星,找回了久违的亲情互动。
春秋寨景区的石阶、层林尽染霜叶红透的美景,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与古寨文化完美融合。还有飞瀑溪流交织,奇石遍布的翡翠峡。这些美景通过银幕的呈现,让观众在感受温情故事的同时,也不禁心生向往。
《放下手机》不仅展现了南漳的自然风光,更通过细腻的镜头,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美食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中出现的东巩镇“高跷花鼓”表演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只有几个镜头,却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这种扎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更为观众所喜爱。
而影片中胡溢母亲卖的的猪油饼,是南漳的特色美食之一。地方小吃出现在银幕上,呈现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魅力。非遗与美食的呈现,让观众对南漳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片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片段,一辆货车挡住了胡溢的车,货车司机说自己吃完饭再挪车,面对儿子嘲笑他怂,胡溢说或许他正经历什么。在风雨交加道路阻断的夜晚,两人不期而遇,这时货车司机解释,他正为不出去打工的事和妻子闹矛盾,妻子一走了之。推杯换盏之间,是陌生人之间的救赎。这位货车司机说:“我不去打工,这是我的根。”这句简单的台词,引发的是观众对乡村价值与留守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乡村的价值何在?《放下手机》通过胡溢的返乡之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胡溢决定将儿子送到前妻那里,出国生活对儿子的未来大有帮助,却从未说明是因为自己即将听不见无力抚养他。当儿子怒吼“你不要我”时,胡溢只能说:“对不起,爸爸错了,爸爸没有和你商量,但是只是希望你生活过得更好。”
儿子的回应则令人泪目:“那里有你吗?”
比起前途,比起更好的生活,我更想要的是你。这就是亲情最纯粹的表达。
而影片的结尾,听力快丧失殆尽的胡溢突然听到一声“老爸”,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当他望向门口,那个向他飞奔而来的小小身影,让观众的泪水奔涌而出。乡土之情,永远是游子心中割舍不下的根。
电影的结局,当孩子找不到手机时,才惊觉忘在小伙伴家里好几天,这个情节也暗示初:手机除了必备功能,其他时候是可以不需要的。
影片中的胡溢最终明白了:“爸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你。”而胡浩然也在故乡的山水间,找到了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父亲的陪伴与自然的馈赠。
《放下手机》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我们反思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影片告诉我们,放下手机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现代科技,而是要学会把握使用的度。
南漳的山水间,不仅有三国文化的源流,有非遗技艺的传承,有令人垂涎的美食,更有着修复亲情的力量。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与手机的关系,也照亮了那条回家的路。
来源:星河温柔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