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成都科幻协会主席何夕从科幻创作角度分享了火星题材的独特价值。他认为火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幻题材”,不仅关乎人类居住空间的拓展,更是建立人类文明备份的重要一步,对成都打造火星主题度假区表达了高度期待。
10月25日,由北京诣想华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起的火星大战IP科幻主题沙龙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
图为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成都科幻协会主席何夕
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成都科幻协会主席何夕从科幻创作角度分享了火星题材的独特价值。他认为火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幻题材”,不仅关乎人类居住空间的拓展,更是建立人类文明备份的重要一步,对成都打造火星主题度假区表达了高度期待。
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王晋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王晋康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阐述了火星探索的深远意义,他强调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明维度的提升,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为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指出,火星概念天然具备“沉浸式体验、场景再造和情绪价值”三大要素,是理想的主题公园题材,同时分享了IP转化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图为冷湖科幻文学奖联合创始人袁振民
冷湖科幻文学奖联合创始人袁振民把冷湖火星营地积累的实体运营经验,深度融入火星系列IP的落地实践中,为项目提供关键的实景化运营支持。
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诣想华苒数字艺术副总裁吟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诣想华苒数字艺术副总裁吟光从跨媒介艺术创作角度,探讨了火星主题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图为《中国火星纪事》主编,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资深编辑刘维佳
《中国火星纪事》主编,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资深编辑刘维佳基于多年科幻编辑经验,深入剖析了火星题材创作的挑战与机遇。他期待打破“工程师科幻”的局限,恢复火星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状态,并鼓励创作者通过深入生活获得新的创作灵感。
图为北京诣想华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火星人居研究院院长于雨
北京诣想华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火星人居研究院院长于雨强调,IP是贯穿始终的灵魂,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与消费者进行着不同层次的情感连接。发言内容逻辑严密,从理论到实践,清晰地勾勒出“火星大战IP”从内容到产业的商业闭环。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