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志愿军》系列的终章之作,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宏大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细腻刻画之间达成巧妙平衡,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充满了动人的弧光:李晓(张子枫 饰)一路从联合国会场走到铁原战场,又走上这一部的谈判场,经历与亲人战友的诀别之痛,她
中国日报10月27日电 由中影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票房已突破6亿,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584.5万。
作为《志愿军》系列的终章之作,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宏大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细腻刻画之间达成巧妙平衡,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充满了动人的弧光:李晓(张子枫 饰)一路从联合国会场走到铁原战场,又走上这一部的谈判场,经历与亲人战友的诀别之痛,她也从青涩变得愈发沉着坚强,蜕变为独当一面的翻译官;林月明(宋佳 饰)承受着病痛折磨,但她在谈判桌上依旧字字铿锵,对敌人的一切挑衅予以有力回击,坚守和平的热望并为之奋斗一生;吴本正(朱亚文 饰)从最开始那个理想化的科学家淬炼成铁骨铮铮的战士,更加理解了武器对作战的重要性,更好地投身于军工建设之中;孙醒(陈飞宇 饰)始终带着松骨峰三连的精神,扛住了一场场硬仗,也向敌人喊出志愿军捍卫和平的决心,完成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曲生命的壮歌,他们的故事连缀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份不可磨灭的英雄谱。电影将镜头对准那段峥嵘岁月中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让他们的无畏身影得以跨越七十余年,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影片对历史的真实还原,构成了电影史诗质感的坚实基底。这一部在展开"边打边谈"双线叙事的同时,将镜头深入历史肌理。上甘岭战役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再现于大银幕时,依旧令人震撼,不少观众称"看到黄继光堵枪眼时泪目了,感觉历史书上的文字多了一层温度"。而坑道内智慧的较量、细菌战中的残酷与牺牲、"绞杀战"下铁道兵的惊人壮举......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同样随着电影徐徐铺陈,成为大银幕上前所未见的奇观,很多观众表示"看完电影大开眼界,了解了不少历史冷知识""原来抗美援朝背后还有这么多令人惊讶的历史"。影片对多线战场的全方位描摹,对姚庆祥、史阜民等真实历史人物事迹的真诚体现,汇聚成一幅更为完整立体的抗美援朝历史图景。
《志愿军》系列三部曲历经五年的打磨,陪伴观众走过三年光阴,不仅塑造了银幕上的史诗故事,更与银幕外的千万观众建立了深刻的情感联结,影片被很多观众称之为是"三部曲情感的升华",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感受这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有不少"银发族"带着家里的老物件前来,眼含热泪,心生感怀,散场后也不忍离开。
在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当天,电影官方发起了"给志愿军们写一封家书"的特别活动,联动三部曲演员以及一众上宣媒体、微博各领域账号共同参与,号召大家将内心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寄托于文字,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彰显对志愿军战士的致敬之情。此外,电影还与国资委联动,与一众中国军工企业一同致敬军工人,为大国重器点赞,让观众看到昔日"吴本正"们为之奋斗的强国梦,已在今日的钢铁洪流中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