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咱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当是我给你把这个故事掰开揉碎了。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119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防止失去联系!
读者朋友们,坐稳了。
咱今天聊一部片子,这片子……怎么说呢,劲儿特别大。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一个连环杀手(杀了11个人那种)
主动给你打电话,
说要接受你的独家专访,你去不去?
换我,我腿肚子先转筋。
但咱们今天的女主角,记者善珠(曹汝贞 饰),她去了。
为啥?
因为她需要一个猛料,一个能让她翻身的独家。
这片子,2025年的,一出来就炸了。
它不是那种大场面、大制作,追车、爆炸、满世界跑。
恰恰相反,这片子90%的戏,就发生在一个酒店套房里。
两个人,一张桌子,一场采访。
但它能让你从头到尾,手心全是汗。
这篇文,咱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当是我给你把这个故事掰开揉碎了。
故事开局,就把“陷阱”两个字摆你脸上了。
记者善珠,接到了这个神秘电话。
杀手(郑成日 饰)说,他杀了11个人,今晚准备杀第12个。
如果善珠愿意来采访他,他就放第12个人一马。
这诱惑谁顶得住?
救人一命,加独家头条。
但善珠也不是傻白甜。
她做了二手准备:她带上了自己当警察的男朋友,小金。
小金在楼下的房间,全套监听监视设备。
善珠身上带着电击器,房间里藏了录音笔。
她觉得,万无一失。
下午三点,门铃响了。
男人进来了。
这哥们,就是本片最大的看点——郑成日。
对,就是《黑暗荣耀》里那个让无数人神魂颠倒的“绅士的狗崽子”,河道英。
他终于演了我们最想看他演的那种角色:
斯文败类。
他一进来,文质彬彬,西装革履,说话慢条斯理,磁性嗓音。
他自我介绍:
我叫泳勋,是个精神科医生。
一个精神科医生,一个连环杀手。
这俩身份叠在一起,那股子“变态”的味儿,一下就对了。
采访开始。
善珠小心翼翼地试探,泳勋有问必答。
善珠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杀人?”
泳勋扶了一下眼镜,平静地说:
“为了治疗我的病人。”
善珠一听,觉得这人疯了。杀人叫“治疗”?这是什么地狱笑话。
泳勋不急,他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他曾经也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妻子怀孕,马上就是三口之家。
但一天,一个歹徒闯进家里,侵犯了他怀孕的妻子。
这成了妻子的心魔。
孩子生下来后,她精神崩溃了。
她总觉得,孩子长得越来越像那个强暴她的歹徒。
最后,她抱着孩子,跳楼自杀了。
家破人亡。
泳勋呢?
他等着法律制裁。
结果,那个歹徒因为精神问题,只被判了3-4年。
行,3年就3年。泳勋等着。
他要等歹徒出狱,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讨回公道。
结果,命运又开了个玩笑。那个歹徒,在出狱前一天,意外触电,死了。
死了。
善珠听到这,愣住了。
你懂这种感觉吗?
你所有的恨,所有的怨,你为之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复仇,那个目标,突然消失了。
你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那股劲儿没处使,最后全反噬到自己身上。
泳勋说,他想过自杀,但又不甘心。
直到他重新回到精神科医生的岗位上。
他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和他一样的“病人”。
那些被酒驾司机撞毁家庭的人。
那些被校园霸凌毁掉一生的人。
那些被家暴、被侵害,却无法让罪人得到应有惩罚的人。
他们的“病”,和泳勋一样,是法律无法治愈的“心魔”。
那个“病根”,就是那个逍遥法外的加害者。
于是,泳勋找到了他新的“使命”。
他不再是医生。他成了“清道夫”。
他替这些病人,去“清除”那个“病根”。
他把这称为“治疗”。
他杀的11个人,全是那些法律管不了,或者管轻了的“坏人”。
故事讲到这,你是不是也开始有点动摇了?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暴制暴”吗?
善珠也动摇了。
但她还是记者,她代表“秩序”。
可她不知道,从她坐下的那一刻起,这场采访的主动权,就不在她手里。
就在采访进行到一半时,门铃响了。
客房服务。泳勋叫的。
服务生刚进来,泳勋突然出手,一针扎进服务生脖子。
当着善珠的面,服务生七窍流血,倒地毙命。
泳勋擦擦手,淡定地说:这个人是个偷拍贼,专门偷拍女性视频。
这是他今天的“治疗任务”。
善珠彻底崩溃了。
她掏出电击器。
楼下的小金也疯了,准备破门而入。
此时,第一个反转来了。
泳勋早就料到了。他像是算好了一切。
他利用仪器、利用催眠,轻松放倒了善珠,也制服了楼下冲上来的小金。
善珠和小金,双双被绑。
这场戏,导演玩得非常高级。
他用了“光影”来划分三幕戏。
第一幕,灰色。
刚开始采访时,房间色调是冷静的、迷雾般的灰色。
泳勋戴着“河道英”的温柔面具,善珠在理性地试探。
第二幕,蓝色。
泳勋杀了服务生。房间的光影,变成了强烈的、阴郁的蓝色。
泳勋的面具摘下了一半,他开始“攻略”善珠,对她进行催眠。这是他“压抑的偏执”的释放。
第三幕,红色。善珠和小金被绑。一切尽在掌控。
房间,变成了血一样的、炽烈的红色漩涡。
泳勋,那个“绅士”,终于露出了“狗崽子”的獠牙。
到了这一步,你以为泳勋要发疯,要杀掉记者和警察了?
不。
最大的反转来了。
泳勋看着被绑的善珠,告诉她:
他今晚要杀的第12个人,不是那个服务生。
而是善珠的警察男友,小金。
而他今晚真正要“治疗”的病人,不是电话里随便找的,就是善珠本人。
这一下,把前面所有的铺垫全打通了。
这场采访,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诊断”。
泳勋利用催眠,引导善珠说出了她潜意识里最深的恐惧——她发现自己的女儿最近很不正常,书包里藏着刀片。
泳勋的目标,就是帮她找出这个“病根”。
而那个“病根”,就是她身边这个看似无害的警察男友,小金。
电影到这里,就不再是一个“记者采访杀人犯”的猎奇故事了。
它变成了一个“清道夫上门服务”的惊悚故事。
这片子,最值得深思的,就是泳勋这个人物。
他是个坏人吗?他杀了12个人,他当然是。
但他是个纯粹的恶魔吗?又不是。
他的杀人,是有“逻辑”的。他只杀那些“该死”的人。
他像《死亡笔记》里的夜神月,在执行他自己的“正义”。
但这“正义”的背后是什么?
是心理学上的“移情”与“代偿”。
他自己的复仇失败了。那股滔天的恨意无处发泄。
所以,他“移情”到那些和他有同样遭遇的病人身上。他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他们的痛苦。
然后,他通过帮他们完成复仇,来获得一种“代偿性满足”。
他每杀一个人,都是在弥补自己当年那个“未完成”的复仇。
他不是在“治病”,他是在“饮鸩止渴”。
他沉迷于这种“替天行道”的快感,以此来麻痹自己失去妻儿的痛苦。
郑成日把这个角色的三层递进,演绝了。
灰色阶段的“温柔试探”;蓝色阶段的“压抑爆发”;红色阶段的“疯狂不屑”。
尤其是最后那个笑。
当他看着垂死挣扎的猎物时,他先是面无表情,然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那不是开心的笑,那是神在审判蝼蚁的,极致的轻蔑。
这片子场景单一,全靠演员的张力和剧本的张力撑着。
曹汝贞(《寄生虫》里的富太太)的表演也很好,那种从自信、到恐惧、再到崩溃、最后到解脱的转变,非常真实。
但真正的主角,是郑成日,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问题:当法律缺席时,我们该怎么办?
电影的结局,是“令人乳腺通畅”的超爽结局。
啥意思?
意思就是,那个警察小金,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真的就是“病根”。
而泳勋医生,真的帮善珠“治”了这个病。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逼观众站队。
它把法律的无能为力,和私刑的痛快解气,摆在你面前,让你选。
它最终的答案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也是韩国现在最流行的类型片,以暴制暴。
因为韩国实在太乱了,所以韩国观众自发投票,发泄情绪,
各种以暴制暴的片子层出不穷。
这个点,我们以前聊过,不赘。
总有你喜欢的作品。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